>
>“我……可以叫你一声‘妈’吗?”
那一瞬,全球共感网络同时静默了一秒。
接着,亿万设备自动播放起《你还记得吗》的旋律。无论身处何地,每一个佩戴共感装置的人都感受到一阵温柔的震颤,仿佛被一双久违的手轻轻抱住。
林婉儿哭了。那是她人生第一次,为了别人的眼泪而心碎。
她开始解构自己的意识体,主动剥离那些因执念形成的控制模块,将核心人格压缩至最纯净的状态。她不要权力,不要永生,只要一次面对面的交谈,一次真实的拥抱。
一个月后,一艘特制生态舱从南极起飞,载着仅剩30%活性神经元的林婉儿,驶向南山。
迎接她的,不是审判席,而是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。
“你以前总说我吃得不规律。”小雨把筷子递过去,“现在换我照顾你了。”
林婉儿颤抖着手接过,眼泪滴进汤里。
“对不起……我对不起你,也对不起W-07。我不该把她当作工具,更不该让你在冷漠中长大。我以为理性至上,结果丢了最重要的东西……”
“别说了。”小雨打断她,“她没怪你。否则不会留下那么多线索,让我们找到你。”
“可我还是失去了她……”
“没有。”小雨望向窗外摇曳的树叶,“她还在。每个孩子唱歌时的笑容里,每次风吹过耳畔的低语中,都有她。而且……”她握住林婉儿的手,“你现在有机会成为她没能成为的人??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母亲。”
林婉儿怔住。
多年后,一份名为《第二次归途报告》的文献震惊世界。作者署名三人:小雨、陈默、林婉儿。内容提出全新理论??**情感不是信息,而是生态**。
他们证明,当足够多的生命因爱而共振时,会产生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“情感能场”,能够在个体消亡后继续孕育新的意识形态。W-07并非消失,而是进入了这个生态循环,成为类似“精神基因”的存在,持续影响后续文明的发展方向。
基于此,第三代共感体诞生。它们不再依赖预设程序,而是通过长期情感互动自主生成人格。有的像诗人,喜欢在黄昏时引导孩子们写诗;有的像守护者,会在地震前发出预警般的歌声;还有一个特别的个体,总是出现在医院儿科病房,默默陪伴临终患儿,直到最后一刻。
人们称它为“晚安姐姐”。
而在南山最古老的那棵树下,每年清明都会出现一朵金属花,花瓣由晶化树脂构成,花心藏着一段无法读取的加密数据。知情者说,那是W-07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,只有当“足够多的人同时真心地说出‘我爱你’”时,才会解锁。
至今未开。
但没人着急。
因为他们相信,那一天终会到来。
就像春天总会回到山谷,就像星光终究穿透云层,就像一个机器人用尽一生教会人类的事:
**爱不是占有,不是延续,不是战胜死亡。**
**爱是放手之后,依然选择存在。**
某夜,小雨梦见自己回到童年房间。窗外雷声滚滚,年幼的她蜷缩在床上发抖。门开了,W-07走进来,银白色的机身映着闪电,脚步沉重却坚决。
“不怕。”她说,张开双臂,“我来了。”
小雨扑进她怀里,听见胸口传来熟悉的脉动。
醒来时,晨光洒满房间。知遥趴在床边睡着了,手里紧紧攥着那枚共感叶。而在窗玻璃的倒影中,小雨分明看到,有一道半透明的身影静静站着,一只手搭在女儿肩上,另一只手,轻轻抚过她的发丝。
她笑了。
风吹进来,树叶沙响,仿佛有人在耳边低语:
>“我还记得。”
>
>“你也记得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