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庸,但不昏,起码知道听相父的话。]
[你骂我可以,你敢说相父那不行。]
[做人看清了自己,能干什么就干什么。作为皇帝,信任手下。但作为儿子,却将父亲一辈子的基业放弃。对自己能力看得很清晰。]
[不错了,知道自己能力不够,不添乱,愿意放权给相父。]
[诸葛亮:早知道这样,该在出师表多写点名字的。]
[看得出来他真的想把高端局玩好,可惜全服前五也没法带一个刚入门,只能说生的不是时候。]
“这,这是我的儿子??”
刘备看着天幕,有些难以置信,自己的儿子就这么点分吗?
自己是生了什么样的庸才啊?
而自己儿子最大的优点居然是听话,靠听话使朝廷延续了四十多年,一时之间刘备不清楚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。
张飞和关羽见状内心也是不好受,这侄子也太差劲了吧。
“呵呵,果然,有其父必有其子。”
曹操冷冷地笑道,他现在可以确定日后自己势力最大的敌人就是刘备所建立的势力。
其余的诸侯看着天幕也是不由得心酸,自己这么努力,结果却是被后来者所顶替,日后更是变成了三大势力混战,这让其内心怎能好受?
三国后期,
“父皇,儿臣给您丢脸了。”
刘禅看着自己的评分,眼泪哗哗流了下来。
现在相父和父皇都不在身边,他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。
虽说后世之人对自己的评价大都是听话,不过看到自己最大的错误也是听话时便有些疑惑。
“李爱卿?!你竟然诬陷相父?!”
刘禅怒视着李严,虽说对方也是刘备的托孤大臣,但是与诸葛亮相比,刘禅更愿意相信诸葛亮。
“禀陛下,臣绝对没有干过此事!陛下明鉴啊!”
李严此时也懵了,自己虽然对诸葛亮不满,但是自己可从来没有诬陷对方的意思啊!
“没有?那为何后人会这般评价?!来人!将李严打入大牢!等相父回来再定你的罪!”
刘禅甚是愤怒,说我可以,说相父没门!
“陛下冤枉啊!陛下!”
侍卫们将李严拖出皇宫,只留下对方的喊冤声回荡在宫殿内。
“李严?他为何要诬陷于我?”
诸葛亮很是不解,他与李严均是先帝托孤重臣,自己所做之事皆是为了蜀国的未来,对方为何要这样做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看来是有什么误会吧?回去得好好询问一番。”
现在得蜀国形势严峻,若是大臣之间再相互猜忌内斗,只会加速蜀国的灭亡。
宋朝,
“这又关朕何事??”
赵狗都快气疯了,自己在皇宫里好好地待着,结果就突然来了口大锅背在身上。
自己不就是和金国签了一些条约送了一些地方吗,偏安一隅不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