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转生女妖,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 >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祸水东引(第2页)

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祸水东引(第2页)

>“亲爱的陌生人:

>我不知道你会是谁,也不知道这封信会不会真的被人读到。我只是想说,昨天我做了一个梦,梦见妈妈站在厨房里煎蛋,锅铲碰锅底的声音特别响。她说:‘小心别烫着。’醒来时枕头湿了。

>原来有些事,即使忘了名字,身体还记得。

>所以我决定不再连接记忆网络了。我要重新学着做饭,哪怕烧焦;重新写日记,哪怕错字连篇;重新爱上一个人,哪怕结局是告别。

>因为爱的本质,或许不是永恒占有,而是明知短暂仍全力以赴。

>如果你也正经历失去,请相信??你不是唯一记得的人。

>你很好,我一直都在。”

渔民看不懂文字,但他把信带给了岛上的教师。那位老人读完后沉默良久,随后召集全村孩子,在海滩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:每个人写下一封信,投入海中。不求抵达,只为释放。

这场行为迅速传播开来。世界各地开始出现“漂流信日”,人们不再依赖云端备份记忆,而是用手写、口述、绘画等方式传递情感。社交媒体兴起“无声对话”挑战??两人面对面坐着,全程不说话,仅靠眼神、表情和肢体语言交流十分钟。许多参与者事后坦言:“我第一次发现,原来爱人的眼睛里藏着这么多话。”

与此同时,一种新型病毒悄然蔓延。

它不攻击身体,也不影响神经系统,而是专门侵入深层记忆数据库,将高度压缩的情感数据还原成原始感官片段。感染者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,突然闻到童年院子里桂花的香气,听到祖母哼唱的老歌旋律,甚至感受到初恋牵手时掌心出汗的触感。医学界称之为“回溯症候群”,但患者并无痛苦,反而普遍报告心理状态显著改善。

阿尔文在研究论文中指出:“这不是病毒,是一种共鸣现象。当足够多的人主动重建真实记忆连接时,全球潜意识场产生了共振效应。这些‘感染’其实是被唤醒。”

梅琳则提出警告:“我们必须警惕新的崇拜形式。有人已经开始称莉娜为‘记忆女神’,建庙祭祀,供奉晶体模型。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自由。”

消息传到莉娜耳中时,她正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古寺修行。寺庙建于悬崖之上,终年云雾缭绕,僧人们遵循千年传统,每日抄经、诵佛、煮茶,不用任何电子设备。住持是一位百岁老僧,双目失明,却能在黑暗中准确说出每位访客的情绪波动。

“你说人们开始崇拜我?”莉娜笑着问。

老僧摇头:“他们不是崇拜你,是恐惧遗忘。当你成为象征,你就不再是人了。”

“那我该怎么办?”

“放下。”他轻声道,“真正的记得,是从不需要证明的。”

当晚,她在寺外雪地中坐了一夜。清晨归来时,手中握着一块融化的冰晶??那是她随身携带多年的记忆核心残片。她将它倒入寺庙的甘露池中,涟漪扩散,光芒一闪即逝。

“它完成了它的使命。”她对小狐狸说。

从此,她不再携带任何科技造物,只背一本手工缝制的笔记本,用铅笔记录沿途所见。字迹潦草,常有涂改,但她坚持每晚复述一遍当天经历,强迫自己依靠大脑记忆。有时忘掉细节,她也不懊恼,反而笑着说:“没关系,重要的部分总会留下来。”

十年过去。

世界变了模样。

城市依旧繁华,但街头多了许多露天茶馆、手工艺坊和社区故事角。孩子们在学校学习“遗忘课”??老师会故意擦掉黑板上的知识点,让学生体验“失去信息”的感觉,再引导他们讨论如何用理解而非记忆应对。医院设立“哀伤陪伴师”职位,专门帮助临终病人整理人生片段,不录入系统,只制成手工相册或录音磁带交给亲人。

最令人意外的是,“记忆移植”手术几乎绝迹。新一代年轻人认为,借用他人情感体验等同于窃取人生真实性。一位著名作家写道:“我可以读一百万个人的故事,但我只能活一次。而这‘一次’,才是最珍贵的奇迹。”

莉娜的名字渐渐淡出新闻头条,变成教科书里的一个章节标题。但她仍在行走。

某年冬天,她来到一片冻土荒原,听说这里有座废弃的太空发射台,曾用于向X-742星球发送第一批殖民飞船。风雪中,她找到控制室残骸,墙上挂着一幅褪色海报,画着地球与遥远星辰相连的光带,标语写着:“我们将永生,因为我们记得彼此。”

她伸手抚摸海报,忽然察觉异样??背面似乎有夹层。撕开一看,竟是一张泛黄的照片:一群科学家站在发射台前合影,中间站着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,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。女孩约莫六七岁,笑容灿烂,手里抓着一根棒棒糖。

莉娜的手剧烈颤抖起来。

那是她。

而那个女人……是莉娅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