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旬需要一个借口,一个削弱山东贵族的借口。
而大邑商有迁都的传统。
所以,迁都,是子旬掌权之后,必然也必须的抉择。
而他迁都,就意味着,我们与大邑商的博弈,将会进入下一个阶段。
土方还得替我们挡几年刀子。
但在这之前,我们可以利用鸿觞、姬姓三部、南姒、河洛诸子、安邑有夏、土方,为我们获取最大的利益。
尤其是人力。”
“可是,怎么挑起他们动荡?”富土皱眉看了一会儿。
忽的,察觉到了一个小小的区块,上边写——镇南将军府,鲁父。
“斧。”富土叫出了鲁父曾经的名字,眼神一下热切了起来。
鲁父的触角,已经延伸到了商洛道,这边盘踞着丹山戎、蓝田戎等戎族势力,还有百濮与虎方也在这里角力。
“斧的力量,还不到动用的时候。”辛屈打断了他想法,“斧正在谋划联系崇方(居于今西安鄠邑区一带)”
有崇氏历史悠久,帝尧时期就存在,鲧与禹的氏族就在这里。
初居于伊洛,商汤灭夏时,有崇氏随着夏桀西逃,迁往关中,并于商末被周文王所灭。
所以,这是一支相当有牌面的老牌氏族。
当然,更重要的是,姒姓在关中地位尊崇,姬姓三部与大邑商勾搭,也不知道崇方如何看待。
若是可以,辛屈还是希望能拉拢一二。
鲁父这一路的工作,是尝试接洽崇方,再通过崇方勾连汉中与蜀地。
这里都被大邑商蔑称为南羌,甚至有可能汉中四川,一直都是中原之民南迁避难的地方。
按照西周初年的分封架势来看,夏桀丢掉河洛中原之后,应该是跑到了运城与关陇,然后一部分南迁汉中,再经由汉中入成都平原。
连带着巴蜀两国,都可能是百濮与夏后合流之后的产物。
至少上层贵族,应该是一体的,彼此联姻甚笃。
在讨论如何击败大邑商这件事上,辛屈是认真的,因此他回忆了很多故事蓝本,最有参考意见的,应该是周武王团结天下诸侯一起讨灭大邑商的故事。
夏后遗族与商汤之后对于中原的争夺,一直没有停止。
这是血海深仇。
因此之后不管大邑商怎么折腾,庙算就必须将朋友搞得多多的,拉拢盟友开战,也是必然。
所以,接下来挑起河洛乃至中原混战的核心力量,并非鸿觞,也不是河洛诸子,而是姬姓三部。
姬姓三部,才是现在关陇乃至河洛之间的异数,更是万万不能让他们如历史上一样缓慢育起来。
必须让他们变成生竹木,当年生,当年落。
同为四至之一,虽然姬姓三部也只是大邑商手里的刀,但不代表他不能用。
想到这里,辛屈才说:“总之,你先把代方郡经营好,这里真的很重要。”
“好吧。我想想法子。”富土苦涩的说,既然讨不来秋风,就得自己想办法了,该怎么做才能弄来人口呢?
saqu。。saqu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