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转身打开全频广播,面向全宇宙发出倡议:
“接下来的仪式,不为唤醒,而为告别。请所有人,在今晚同一时刻,做一件事??抱住你身边的人,或者牵起陌生人的手,然后说一句最简单的话:‘我在。’”
没有人质疑,没有人犹豫。
当夜,地球陷入一片黑暗??所有能源被临时切断,只为让心灵的声音更加清晰。
在月光下,在星光下,在烛火摇曳中,亿万人相拥而立。
>“我在。”
>“我在。”
>“我在。”
一声声低语汇成海洋,涌向宇宙深处。
而在那不可见的维度,艾琳的身影渐渐浮现。她穿着旧式教育官制服,头发花白,脸上刻满岁月的疲惫。她看着这片她守护了三千年的星空,轻轻笑了。
她伸出手,触碰虚空,仿佛抚摸某个看不见的孩子的脸颊。
然后,她松开了。
黑碑碎裂,化作万千光点,洒落人间。每一点都是一段被遗忘的温柔:母亲哼唱的摇篮曲、朋友分别时的拥抱、恋人初遇时的心跳……
共情网络并未消失,反而变得更加自由、轻盈,不再依赖任何中枢,而是真正成为了每个人内心的回响。
数月后,苏念来到新建成的“共情圣殿”??一座没有围墙的建筑,由十二根晶柱环绕中央空地构成,每一根都刻着一位共情之女的名字。她在石碑前放下蜡笔残骸,轻声说:
“你们的名字,再也不会丢了。”
三花猫蹲在一旁,眯着眼睛晒太阳。“她说得对。”它懒洋洋地开口,“这次我不走了。但我有个条件??以后每年春天,你要带我去海边,给那只写名字的老人扫墓。”
“好。”苏念笑着答应。
林烬走来,递给她一本新书稿,封面写着《铃语录》。里面收录了自钟响以来,世界各地人们自发记录的微小瞬间:
-某养老院,一位失智老人突然认出孙女,笑着说:“你小时候最爱听我摇铃。”
-某战场遗址,两名敌对阵营的士兵相遇,各自从口袋掏出一只铃铛,轻轻一碰,相视而笑。
-某深空探测站,AI机器人首次主动请求:“请允许我体验悲伤。我想理解人类为何流泪。”
叶萤也来了,怀里抱着一个婴儿??是她在某次救援任务中救下的孤儿。孩子睁着清澈的眼睛,第一次发出笑声时,整座城市的铃铛竟无风自动,齐齐轻响。
“你说,他会记得这一切吗?”叶萤问。
“也许不会。”苏念望着天空,“但他的心跳会记得。他的眼泪会记得。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别人停下脚步,铃声就不会断。”
多年以后,当新一代孩童翻开课本,看到“葬神棺”三个字时,老师不再回避那段黑暗历史。他们会带着学生走到校园中央的铃塔前,摇响铜铃,然后问:
“你们听见了吗?”
孩子们仰头,风吹过铃铛,叮??一声脆响。
“听见了!”他们齐声回答,“是爱在回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