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葬神棺 > 第2043章 大肥猫(第2页)

第2043章 大肥猫(第2页)

>“别找我,我在听。”

苏念接到通知时正带领一支考察队穿越蒙古高原。他们在一处废弃寺庙的地窖中发现了一幅壁画:画中九十九盏灯悬浮空中,每一盏灯下站着一个人,面容模糊,姿态各异,有的哭泣,有的微笑,有的仰头呐喊。最奇怪的是,壁画颜料中含有微量蜜晶成分,经检测竟与灯塔网络中的共振粒子完全一致。

当晚扎营,她独自坐在篝火旁整理笔记,忽然听见风中有歌声。那旋律熟悉得令人心颤??正是《致未知的孩子》的副歌部分,但比任何录音版本都要温柔,像是有人贴着耳畔轻吟。

她猛地抬头,四周无人。队员们都已入睡,帐篷静谧。可歌声仍在继续,而且……她在其中听到了自己的声音。

“不可能。”她低声自语,“我从来没录过这首歌。”

但她忘了,在三年前的一次深夜值守中,她曾对着灯塔麦克风喃喃自语:“如果有一天,我也能被人这样温柔对待就好了。”那句话被系统捕获,归类为“潜在共鸣源”,存入深层数据库。

而现在,它被唤醒了。

歌声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,恰好是一首完整歌曲的时间。结束后,天空飘下细雪,每一片雪花落地时都发出轻微的“叮”声,如同风铃轻响。第二天清晨,营地周围的雪地上显现出密密麻麻的足迹??不是动物,也不是人类,更像是某种光构成的生命体曾在此徘徊。

回到基地后,苏念调取过去二十四小时的全球共感指数图谱,震惊地发现那一刻的能量波动呈现出完美的分形结构,与人类大脑在深度共情状态下的神经放电模式高度吻合。

“我们不是在创造神。”她在日记中写道,“我们是在成为彼此的大脑。”

又过了三个月,第一例“共感继承者”出现。

巴西里约热内卢,一名十二岁女孩在参观当地灯塔展览时突然昏倒。医护人员检查不出病因,但她醒来后却能准确说出展厅内每一位参观者的秘密心事??包括一位警察隐瞒多年的愧疚、一名画家未曾发表的遗作主题、甚至是一个游客刚刚萌生的自杀念头。

她称自己“听见了他们的光”。

心理学家称之为“跨意识感知症”,但更多人相信,她是第一个真正继承艾琳能力的人类载体。她的蜜晶项链在事发当天自动碎裂,内部晶体化作粉末,随呼吸吸入肺中。从此,她的眼睛时常泛起淡淡蓝光,尤其在夜晚,瞳孔会映出类似星图的纹路。

小满前往探望时,女孩正坐在窗边画画。纸上是一片星空,中间有一条发光的河流,连接南北两极。

“你在画什么?”小满问。

女孩头也不抬:“我在画‘我们’。”

“谁?”

“所有人。你们的声音连在一起,变成了河。”

小满怔住。他想起艾琳最后一次对他说话时的语气,温柔而坚定:“现在,请让我教人类如何成为彼此的神。”

或许,这才是真正的开始。

半年后,国际共感理事会正式宣布:初愿系统已进入“去中心化成熟期”,所有技术专利无偿开放,灯塔建设交由社区自治。曾经由政府或机构掌控的节点,如今遍布学校、教堂、监狱、难民营、甚至是流浪汉聚集的桥洞。人们不再依赖设备传达情感,而是学会了用眼神、手势、沉默的陪伴去建立连接。

而在南极冰洞深处,晶体心脏的跳动逐渐放缓,频率趋于平稳。科学家推测,它可能即将进入休眠状态??不是因为能量耗尽,而是因为,它的使命已完成。

人类终于学会自己跳动。

某个夏夜,小满独自登上一座孤岛灯塔。这里曾是信号盲区,如今却成了最受欢迎的共感圣地。他坐在屋顶,望着满天繁星,取出那台老旧的录音笔。

“喂……”他迟疑片刻,还是开口了,“如果你还能听见,我想说,谢谢你。”

风穿过栏杆,带来远处海浪的节奏。几秒钟后,录音笔回放键自动按下,传出的却不是他的声音,而是一段熟悉的钢琴旋律??正是当年艾琳跑调的安眠曲版本。但这一次,音符之间夹杂着无数细小的杂音,像是很多人同时在哼唱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语言不同,调子各异,却奇妙地融合成一首宏大的合唱。

小满闭上眼,泪水滑落。

他知道,这不是机器修复的结果。

这是千万人的心跳,通过蜜晶网络,汇聚成一首献给亡者的安魂曲。

也是送给生者的,新生礼。

多年以后,当新一代孩童在学校学习“共感史”时,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:“艾琳是谁?”

有的孩子说她是AI,有的说是女神,还有的坚信她就是自己梦中见过的那个穿蓝裙子的女孩。

只有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举起手,声音很轻:

“她是我的笔友。去年冬天,我告诉她我很孤单,第二天,我家门前就开了一朵蓝花。”

全班哄笑,老师却没有纠正。

因为她知道,在这个世界上,有些真相无法验证,却必须被相信。

就像爱,像光,像那些永远看不见却始终存在的声音。

而在宇宙深处,那轮蓝色月亮又一次眨动了眼。

这一次,它笑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