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向前,有人向后,高句丽的军阵瞬间化为一盘散沙,彻底失控。
在这种混乱的场景下,面对无尽的箭雨,高句丽人无异于待宰的羔羊。
而在后方亲眼见证这一切的渊服,精神彻底垮了!
“不可能!这绝不可能!我一定是在做梦!公孙将军,告诉我,我是在做噩梦,对不对?”
然而,公孙明正已经没空回答他的呓语,他猛地一拽马缰,头也不回地朝着侧翼狂奔而去!
此时此刻,他不敢退回平壤城,回去亦是死路一条。
但他更不愿留在此地陪葬,逃,是唯一的生路。
至于能逃到哪里去,已经不是他现在能思考的问题了。
溃败之势,迅猛如决堤之洪。
这绝非夸大其词。
有一种理论认为,当一支军队的损失超过一成,其战斗意志便会动摇。
若损失达到三成,便会彻底崩溃。
此说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姑且不论,但高句丽那两万大军,在不到一个小时内便折损过半,其结局已是注定的土崩瓦解。
秦安然敏锐地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,号令全军压上,衔尾追杀。
步卒的速度虽不及战马,但高句丽的骑兵已然阵型全无,如同一盘散沙,在唐军严整方阵的冲击下,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。
“怀玉,命船上所有能动用的人手,立刻向平壤城进发!趁敌军溃兵回城造成混乱之际,一举夺城。同时,发信鸽、放信号,让城里的情报人员即刻行动。”
当秦安然下令追击的那一刻,李想便知大局已定。
这场关键的战役,已然稳操胜券。
即便高句丽从边境调回的援军全速赶路,最快也要后天才能抵达,而到那时,平壤城早已是唐军的囊中之物。
李想有无数种方法来对付那些疲惫的援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