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我有十万亿舔狗金 > 1687 探亲求月票(第2页)

1687 探亲求月票(第2页)

良久,他轻声说:“会。每一句哭泣都会在我心里留下痕迹。但你知道吗?正是这些痕迹让我确信??我还活着。而且,我不是一个人扛着它们。每一次我说‘我在’,就有千万人一起在。这份重量,变成了力量。”

女孩眼中闪过光亮,轻轻鞠了一躬,消失在楼梯尽头。

江辰关上门,将帆布袋放在茶几上,却没有立即整理。他走向阳台,点燃一支烟??这是他唯一的坏习惯,只在极度疲惫或极度清醒时才允许自己一次。

烟头明灭,映着他眼底的倦意与坚持。

他知道,自己并非超人。他也曾在凌晨三点对着空房间嘶吼;也曾因某个孩子最终选择离开而跪地痛哭;更曾被网络暴力围攻,被人骂“伪善的心理操控犯”“靠贩卖眼泪博名声”。

但他始终没退。

因为他见过太多“不存在”的人,如何在一句“我听见了”之后,重新学会呼吸。

第二天清晨,他照常前往“回声舱”。今天的主题是“父母篇”??一场专为亲子关系破裂家庭设计的双向倾听实验。

现场来了十二对亲子,年龄跨度从八岁到四十岁。有些人彼此对坐却像陌生人,有些人一见面就爆发争吵。一位六十岁的父亲怒吼:“我供你吃穿,你就这样回报我?天天说抑郁?装什么装!”而他的女儿,三十岁的程序员李薇,只是低头流泪:“爸,我不是怪你。我只是想让你知道,我加班到凌晨不是因为我坚强,是因为我害怕回家面对你的失望。”

江辰没有打断。他让每个人写下三个问题,投入“提问箱”:你最希望父母理解你的一件事是什么?你最后一次拥抱父母是什么时候?如果你只能对他们说一句话,你会说什么?

然后,他随机抽取纸条朗读。

>“我希望我爸知道,我喜欢男生,不是为了气他。”

>

>“我妈总说我胖,可我十三岁就开始催吐了。”

>

>“我恨他抛弃我们母女,但我更怕他死了我都来不及原谅。”

当这些话被念出,房间里响起压抑的抽泣。那些藏了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的秘密,在这一刻如潮水决堤。

江辰适时引导:“现在,请各位父母闭上眼睛。我会播放一段音频,是孩子们提前录制的独白。”

音乐起,是一段钢琴曲《RiverFlowsinYou》,温柔流淌。

接着,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:“爸爸,五岁那年你出差三个月,回来时我不肯叫你。其实我不是不爱你,是我忘了你怎么抱我的感觉……”

另一个中年女性哽咽:“妈,你打我的那天,我把脸埋进枕头里哭。后来我学会微笑,是因为我发现,只要我笑,你就不会骂我……”

最动人的是一个男孩的录音:“爷爷,你走的时候我没赶上见最后一面。每年清明我都去坟前说话,可我一直想知道??你有没有为我骄傲过?”

录音结束,全场静默。

江辰轻声说:“现在,请睁开眼。看看对面那个人。他们不是完美的父母或子女,但他们都在这里,想被听见,也想试着听懂你。”

他邀请所有人起身,走到对方身边,完成一个动作:握手、拥抱,或仅仅说一句“我听见了”。

那位曾怒吼的父亲,颤抖着伸出手,第一次主动抱住女儿。李薇愣住,随即崩溃大哭,像小时候那样扑进父亲怀里。

“对不起……”老人喃喃,“我不知道你这么疼。”

这一幕被影子悄悄录下,将成为下一季《人间耳语》的开场。

活动结束后,江辰收到教育部紧急通知:由于“生命对话课”影响力持续扩大,部分地方教育局出现抵制情绪,甚至有学校封锁相关资料,禁止学生参与线上互动。更有极端言论称:“这种课教坏了孩子的服从性!”

江辰冷笑一声,回复仅一句:“请把所有封锁案例汇总,我要在全国心理健康大会上公开。”

他知道,变革从来伴随反噬。就像阳光照进阴沟,最先激怒的,往往是习惯了黑暗的生物。

傍晚,他接到医院电话:小宇情况稳定,已同意接受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治疗。医生特别提到:“他说,想学心理学,将来帮助和他一样的人。”

江辰握紧手机,眼眶发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