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> 第682章前倨后恭的百里侯(第2页)

第682章前倨后恭的百里侯(第2页)

挂掉电话,陈着站在厂区空地上,望着灰蒙蒙的天空。

他知道,这个“由头”,必须由他自己创造。

三天后,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。

“我要做一件事。”他说,“把我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开放,接入全省失业人员再就业数据库,免费为下岗职工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提供智能设备维修认证课程。不设门槛,不限地域,结业即推荐上岗。”

会议室一片哗然。

“这得烧多少钱?”财务总监忍不住问。

“初步估算,每年至少两亿。”陈着平静地说,“但我已经联系了几家合作院校,愿意共建实训基地;另外,我会向政协提交提案,申请将这类培训纳入‘稳就业’专项资金支持范围。”

林小雨盯着他看了许久,忽然明白了什么:“你是想造一个‘样板’?”

陈着点头:“对。政策不愿动,我们就让它不得不动。当十万失业人群通过我们的平台重新就业,地方政府还会说‘试点风险大’吗?当媒体开始报道‘柚米模式拯救就业寒冬’,谁还敢按兵不动?”

会议结束当晚,他亲自起草提案,《关于构建政企协同型数字技能赋能平台的建议》,明确提出:由政府牵头建立“新就业形态扶持基金”,企业负责运营培训体系,双方共享数据、共担责任、共评成效。

他将提案抄送周正德、苗晓及三位参与过闭门研讨的厅局领导。

第二天中午,周正德来电。

“小陈,你的提案我看完了。”老人语气罕见地严肃,“你知道这份东西意味着什么吗?”

“意味着打破公共服务供给的传统路径依赖。”陈着答。

“不止。”周正德停顿片刻,“它意味着你正式介入了社会治理的核心地带。教育、就业、社会保障,哪一块都不是企业该碰的雷区。你这不是提建议,是在挑战现有权力结构的边界。”

陈着握紧手机:“可如果连尝试都不敢,那所谓的‘参政议政’岂不成了摆设?”

电话那头久久无声,终于,周正德叹了口气:“……你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。也曾热血沸腾,以为凭一份报告就能撬动山河。后来才明白,真正的变革,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冲锋陷阵,而是要学会借势、蓄力、等待时机。”

“那您觉得,我现在该怎么做?”

“继续推。”周正德声音低沉却坚定,“但记住三点:第一,所有动作必须合法合规,不留把柄;第二,联合高校、工会、行业协会共同发声,别让自己成为唯一靶心;第三,找个合适的时机,让老百姓看见这件事的价值。”

“比如?”

“比如……今年高考季快到了。”周正德意味深长地说,“想想看,如果有一群曾经失学、辍学、被迫打工的年轻人,通过你的培训考上职业资格证,甚至逆袭进入高科技企业工作??这样的故事,比一万份报告都有力量。”

电话挂断后,陈着坐在办公室整整一个小时。

然后他打开电脑,调出公司近三年培训学员档案,筛选出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、学历初中及以下、来自贫困县的学员名单。共137人。

他逐个打电话过去,询问他们的现状、梦想、是否愿意参与一场“改变命运”的实验。

三天内,他收到92份视频回复。有的在工地搬砖,手上缠着绷带;有的在夜市卖烤串,身后是喧嚣的人群;有的抱着孩子喂奶,眼里却闪着不甘的光。

其中一段视频让他久久无法平静。

画面里的少年叫张伟,19岁,云南昭通人,初中毕业后因父亲病逝辍学打工。去年参加柚米线上维修培训,连续三个月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,最终以全国第三的成绩通过认证考试,如今已在成都分公司担任技术督导,月薪一万二。

他在视频里说:“陈总,我不知道什么叫‘政治意义’,我只知道,是你给了我第二次读书的机会。如果你需要我站出来说话,我随时ready。”

陈着关掉视频,眼眶发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