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> 第693章只能写两个名字的结婚证(第1页)

第693章只能写两个名字的结婚证(第1页)

送走了黄灿灿,陈着在楼下等了一会,结果毛家“哼哈二将”还是不见人影,于是打个电话给毛川。

“我们……在新华书店……看书呢。”

毛川说道:“你先回去吧!”

陈着明明就听到对面传来嘈杂的。。。

夜深了,机房的灯还亮着。陈着没有离开,他坐在终端前,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,像是怕惊扰了什么。屏幕上是一张全国地图,密密麻麻的光点正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蔓延??那是“杏花开了”平台过去七十二小时内的活跃教学点。新增三百一十七个,其中一百零九个位于此前从未覆盖的偏远村落。

他调出数据流面板,发现一个异常现象:云南怒江峡谷深处的一个信号盲区,连续三天出现了稳定的离线课程访问记录。系统显示,该区域使用的是本地缓存服务器,IP地址归属一台编号为Y-137的太阳能中继站,而那台设备,早在两个月前就被登记为“损毁待回收”。

陈着皱眉,立即拨通吉克阿依的电话。

“你那边最近有没有派人进高黎贡山?”

“没有啊,”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,“那边雪还没化,路断了。怎么了?”

“有个教学点在自动运行,用的是你们去年部署的一台报废设备。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。“不可能……除非……”她忽然语气一紧,“除非有人修好了它,还重新启用了本地服务网络。”

陈着的心跳快了一拍。他知道那片山区住着几个傈僳族村寨,交通闭塞,常年与外界失联。去年团队曾试图建立流动教学站,但因地质灾害频发被迫撤离。如果真有人修复了那台机器,并让它继续运转……那就意味着,知识的火种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,开始自我延续。

“把Y-137的所有日志下载下来。”他说,“我要看最后一次上传的数据包内容。”

十分钟后,文件解压完成。是一个压缩音频集,标题是《给山外老师的回信》,由不同年龄的声音录制而成。第一个声音是个约莫八岁的女孩,普通话生涩却认真:“老师,我们学会拼音了。我妈妈现在能读药盒上的字了。谢谢你们。”第二个是一位老人,用傈僳语讲述如何通过视频学会了识别毒蘑菇。第三个是一名青年男子,他说自己靠平台学完了初中数学,准备报考成人高考。

最后一条录音只有短短十几秒,背景有风声和溪水流动的声音。一个低沉的男声说:“我们没等你们回来。我们自己教。”

陈着闭上眼,久久未动。

这不只是响应,这是觉醒的回声。

第二天清晨,他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技术会议。议题只有一个:如何支持那些“自发生长”的教学节点,而不是仅仅由中心系统推动。

“我们必须改变架构。”技术负责人王磊指着投影图说,“现在的模式还是‘自上而下’的内容分发,虽然有离线包,但更新依赖定期巡检。但如果像怒江这样的地方已经开始自主运维,我们就得把权限彻底下放。”

“你是说,让他们也能成为服务器节点?”林小雨问。

“没错。”王磊点头,“我们要做一个‘蜂巢协议’??任何一台设备,在满足基本安全验证后,都可以成为临时中枢,存储课程、转发数据、甚至组织本地认证考试。就像蜜蜂筑巢,每一只都能贡献结构。”

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。

这相当于放弃对系统的绝对控制权。一旦实施,将再无法精确掌握每个教学点的内容流向,也无法确保所有操作都符合初始规范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这也正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:让教育不再依赖某个组织或个人,而是变成一种生态。

陈着最终开口:“做吧。但加上三重保障:第一,所有开放功能必须基于区块链身份认证;第二,关键课程内容加密签名,防止篡改;第三,设立‘社区仲裁机制’,当出现争议时,由周边五个活跃教学点共同投票决定处理方式。”

命令下达第七小时,新版“蜂巢版”系统推送到所有终端。

与此同时,西南某县的行政复议听证会如期举行。李振国代表“反向教育联盟”出庭,面对三位政府官员和两名法律顾问。现场没有剑拔弩张,反而有种奇异的平静。

一位年近六旬的评审委员问道:“你们究竟想干什么?是不是要推翻现有的教育体系?”

李振国笑了笑,从包里拿出一部旧手机,播放了一段视频。画面里是一个藏族小女孩,坐在帐篷门口,手里拿着一张画纸,上面画着一座桥,桥的一端是雪山,另一端是一座城市里的学校。旁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汉字:“我想走到那边去看看。”

“我们不想推翻谁。”他说,“我们只是想让这个孩子,有权利画完她的桥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