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魅力点满,继承游戏资产 > 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帝的布局(第2页)

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帝的布局(第2页)

沈玉言点头:“她想证明,孤独是可以被打破的,哪怕通过最微弱的信号。”

他们决定将“共鸣链”作为“回声计划”三期的核心功能上线,但增设双重匿名机制与心理干预接口,确保用户不会陷入过度情感依赖。与此同时,纪念馆“未完成之墙”迎来新一轮热潮,每日新增留言突破五百条,甚至有外国游客专程前来,在墙上写下母语诗句。

一个月后的深夜,沈玉言再次收到自动推送:全球累计“回声”信件数突破百万。系统随机抽取十条生成年度报告视频,背景音乐正是校园广播站录制的跑调版《春樱》。画面中,一位老人抚摸骨灰盒旁的微型终端,播放女儿写给亡妻的信;冰岛母亲站在极光下朗读回信;日本高中生跪坐在墓前,轻声说:“妈妈,我今天帮别人哭了。”

她泪流满面,却笑了。

元旦那天,她独自回到疗养院旧址。推土机早已进场,“回声驿站”的地基正在浇筑。她在老槐树下铺开野餐布,摆上两副碗筷、一锅火锅底料、几盘涮菜。辣油翻滚,热气氤氲,她举起啤酒罐,对着虚空说道:“喏,火锅来了,够辣,眼泪直流。混蛋,你满意了吧?”

风穿过枝桠,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一声低笑。

她掏出手机,打开“静默模式”界面,开始写一封从未打算发送的信:

>“今天项目获批国家级人文科技基金,奖金八百万。

>我捐了七百九十万,剩下十万请团队吃了顿烧烤。

>小周喝多了问我,为什么要坚持不用AI生成回复功能。

>我说,因为真正的告别,必须由活着的人亲手完成。

>死亡已经带走了一个生命,我们不能再让它偷走表达的权利。”

按下保存键的瞬间,系统弹出提示:“检测到高浓度情感波动,是否启用‘共鸣链’推荐?”

她点了否。

有些话,只能属于自己。

春节前夕,“回声驿站”试点中心正式启用。第一位来访者是一位失去独子的父亲,他在数字告别舱内录下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语音日记。结束后,他抱着终端不肯松手,喃喃道:“他还记得我喜欢听评书……他说梦里听见我给他放《三国演义》……”

沈玉言蹲在他身边,轻轻拍他的背,什么也没说。等他情绪平复,才低声问:“要不要把这段录音刻成黑胶唱片?我们可以做限量版,编号001。”

男人愣住,继而泣不成声:“能……能送我儿子一份吗?就放在墓碑旁边。”

“当然。”她说,“而且以后每年生日,我们都会为您制作一张新唱片,记录您想对他说的话。这不是结束,是另一种开始。”

当天晚上,她更新系统公告,宣布推出“时光唱片”服务:所有用户均可将重要信件转化为实体黑胶或磁带,附赠手工编号证书与定制包装。收益全部用于支持临终关怀公益项目。

新闻报道后,订单如雪片般飞来。德国养老院的老人们集体订购了五十张空白唱片,说要用来录童年的歌谣;新疆一位牧民寄来羊皮信,请求将妻子临终前哼唱的情歌转制成磁带,随葬于草原深处;更有甚者,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共同录制了一张双面唱片,一面是爱,一面是歉意,约定十年后再听。

她看着后台不断刷新的数据,忽然意识到:人们渴望的从来不是永生的技术,而是被认真对待的痛苦。

元宵节当晚,她受邀参加一场线上分享会。主持人问:“您认为‘回声计划’最大的意义是什么?”

她沉默片刻,望向窗外灯火阑珊的城市,轻声说:

“是我们终于承认,悲伤不该被压抑,遗忘不是美德,而爱,即使面对死亡,也有权利继续生长。

这个系统不是为了留住死者,而是为了让生者学会带着伤痛好好活下去。”

直播结束时,弹幕刷满一句话:

【谢谢你,让我们敢说出那句“我想你了”。】

几天后,她整理唐仪遗物时,在一本旧代码手册夹层发现一张照片??竟是她们大学时期的合影。那时她们都还年轻,站在计算机学院楼下,唐仪歪头笑着,手里举着一块白板,上面写着:“未来由谁书写?”而年轻的沈玉言站在旁边,一脸无奈地扶额。

背面有一行新写的字迹,显然是后来补上的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