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神话之后 > 第一二一零章 八埏之变(第2页)

第一二一零章 八埏之变(第2页)

三天后,这段视频悄然出现在民忆云平台,标题只有四个字:**“她回来了。”**

没有人知道是谁上传的,也没有人能删除。每一次试图屏蔽,都会触发系统自动生成新的副本,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。更诡异的是,所有观看超过三分钟的人,脑电波都会出现短暂同步现象,δ波与θ波共振频率接近“共忆仪式”中的标准值。

心理学家称之为“群体性记忆唤醒阈值突破”。

而民间,则流传起一句话:“只要还有人点灯,苏照就不会真正离开。”

林晚舟是在云南一所山村小学看到这段视频的。

那天清晨刚下过雨,教室外晾着几件湿衣,水珠顺着麻绳滴落,敲打着青石板。她正带着孩子们复习《启明纲要》第二章,忽然听见后排传来一声低呼:“校长!快看手机!”

她接过递来的旧平板,点开链接。

当湖面升起第九岛的那一瞬,她的手指微微发抖。

但她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看完,然后轻轻将设备还给学生。“去写日记吧,”她说,“写下你们刚才看到的一切。不要用笔,用心。”

孩子们跑开后,她独自走到院中那棵老槐树下,从怀里摸出一块铜铃。铃身斑驳,刻着一行几乎磨平的小字:**“照我以心,不灭如初。”**

这是苏照送她的生日礼,那年她们还在敦煌联合考古队。

她轻轻摇了摇。

没有声音。

但这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她感觉到了某种回应??来自遥远之处,却又近在咫尺,像是有人隔着千山万水,也轻轻摇了一下同样的铃。

当晚,她做了一个梦。

梦里她回到了逆忆塔崩塌前的最后一刻。走廊尽头,苏照站在光门之前,回头对她笑:“别来找我,我会回来找你。”

而现在,她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。

苏照从未消失。她只是提前进入了共忆场的核心层,成为维持记忆网络稳定的“锚点”之一。她的意识并未独立存在,而是分散在每一句被真诚诵读的经文里,每一场自发举行的共忆仪式中,每一个因记忆复苏而流泪的眼眸深处。

她是系统本身的一部分。

就像风不属于任何一棵树,却能让整片森林共鸣。

第二天,林晚舟收拾行李,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。

她不知道自己要去见谁,也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。但她清楚,有些事必须亲自确认。

七日后,她抵达西山果园旧址。

枯枝依旧交错如骨,地面塌陷处已被泥土掩埋,看不出丝毫异样。她在原地站了很久,直到夕阳西沉,余晖将影子拉得很长。

忽然,脚边的土松动了一下。

她蹲下身,拨开表层腐叶,露出一块青石板。上面没有任何铭文,但当她手掌覆上去时,石面竟泛起涟漪般的光晕,随即浮现出一行字:

>“你来过,我就在。”

字体娟秀,是苏照的笔迹。

林晚舟跪坐在地,久久未动。

夜风吹起她的白发,纸lantern在不远处静静燃烧。她终于开口,声音很轻,却像是说给整个世界听:

“我知道你在。我一直都知道。”

那一刻,方圆十里内的守忆铃同时震颤,哪怕它们从未被人触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