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3章
吴三桂彻底瘫软下去,所有的狡辩和怨恨在铁一般的事实和皇权的绝对力量面前,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。他知道,自己完了,彻底完了。
接下来的几天,三法司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组成的会审法庭,对吴三桂进行了多次审讯。
虽然吴三桂试图狡辩,但在骆炳提供的如山铁证面前他的所有辩解都苍白无力。
审讯过程被详细记录,其罪状被一一罗列,主要包括:
长期巨额克扣军饷粮草,贪墨自肥,数额巨大。
吃空饷,虚报兵员,欺瞒朝廷。
纵容甚至指使部下杀良冒功,祸害地方。
与罪商苏长生勾结,利用职权为其走私活动提供便利。
结交朝臣,结党营私,图谋不轨。
北安门外,因其罪责引发骚乱,并有刺客劫囚,虽非其直接指使,但亦因其而起,惊扰圣驾,罪加一等。
每一条,都是足以砍头甚至族诛的大罪。
最终,三法司会同内阁,拟定判决:吴三桂罪大恶极,罄竹难书,依《大明律》,判处凌迟处死,抄没家产,诛三族。
判决书呈报御前。
养心殿内,朱兴明看着那份厚厚的判决书,沉默良久。凌迟,诛三族…这是极其严厉的刑罚。
他提起朱笔,在判决书上缓缓批下一个字:“绞刑。”
朱兴明上任后,早就取消了凌迟。但这些官员,在揣测圣意故意写上去。
圣旨下达,朝野震动。
行刑之日,选在北京城最热闹的菜市口。闻讯而来的百姓人山人海,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。
人们议论纷纷,有的唾骂吴三桂喝兵血该千刀万剐,有的则暗自唏嘘一代枭雄竟落得如此下场。
囚车驶来,吴三桂被拖上刑台。他面色灰败,眼神空洞,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神采。当监刑官宣读圣旨,台下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。
吴三桂的死,标志着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暂时告一段落。但其带来的余波,却远未平息。
借着清算吴三桂的势头,朱兴明以雷霆手段,对朝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。所有与吴三桂过往甚密、有勾结嫌疑的官员,纷纷落马。兵部、户部等多个衙门被彻查,一大批官员被革职、流放甚至处死。朝堂之上,为之一肃。
说白了就是,很多和吴三桂案子没有关系的。
但是朱兴明一直想动没有动的,借着这个由头,一并处理。
皇权,有时候就是这般的冷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