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穿越大明,我要逆天改命 > 第2413章(第1页)

第2413章(第1页)

第2413章

东宫的幽禁岁月,对太子朱和璧而言,不再是单纯的惩罚,而是一场深刻的内省与淬炼。

太子开始明白,御座之下,并非只有鲜花与赞誉,更多的是暗流、算计与不得已的残酷。

他不再沉溺于臣子的阿谀,而是将更多时间用于研读史书,尤其是历代帝王本纪与权谋得失。

他反复揣摩父皇处理陆沉案、韩四水案时那看似矛盾却又最终达成平衡的手段,试图理解那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巨大冰山。

这一日,天气晴好,朱和璧的心境也稍显平和。

他想起已有多时未曾向皇爷爷崇祯太上皇请安,便整理衣冠,带着几分敬畏与探寻,前往南宫。

南宫相较于紫禁城的庄严肃穆,多了几分静谧与沧桑。

崇祯退位后,在此颐养天年,平日里或读书,或作画,或与几个老太监对弈,鲜少过问外事。

朱和璧在太监的引领下,走入崇祯的书房。

只见崇祯正临窗而立,手中拿着一卷书,目光却投向窗外那株苍劲的古松,神情恬淡中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悠远。

“孙儿朱和璧,给皇爷爷请安,愿皇爷爷圣体安康。”

朱和璧恭敬地行跪拜大礼。

崇祯转过身,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:“璧儿来了,快起来,到朕身边来坐。”

他虽已退位,但自称仍习惯用“朕”。

朱和璧起身,依言在崇祯下首的锦墩上坐下。

“孙儿近日闭门读书,思索为君之道,常感困惑。今日特来向皇爷爷请教。”朱和璧诚恳地说道。

崇祯放下手中的书卷,饶有兴致地看着他:“哦?有何困惑,但说无妨。”

朱和璧斟酌了一下语句,道:“孙儿观史书,常觉为君者,当以仁德为本,宽厚待下,方能江山永固。然则。。。。。。然则观父皇理政,有时似乎。。。。。。并非全然如此。譬如近日韩四水、胡斌之事。。。。。。”

他没有把话说完,但意思已经很明显。

崇祯闻言,并未直接回答,而是轻轻叹了口气,目光再次投向窗外,仿佛穿越了时空,回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。

“璧儿,你觉得如今的大明如何?”崇祯忽然问道。

朱和璧想了想,答道:“回皇爷爷,如今大明,工商繁盛,铁路通达,虽仍有不足之处,但总体而言,可谓海内升平,国力日上。”

“海内升平。。。。。。国力日上。。。。。。”崇祯喃喃地重复了一遍,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,“是啊,比起当年,如今确实可称盛世之象了。那你可知,你父皇接手时的大明,是何等模样吗?”

朱和璧一怔,他出生时,父皇已然登基,虽也听说过一些前朝旧事,但具体情形,并不十分清楚。

崇祯的声音低沉下来,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沧桑:“那时节,真真是大厦将倾,危如累卵啊。。。。。。”

他缓缓述说,将一副血与火的画卷在朱和璧面前展开:

“关外,黄台吉的八旗铁骑屡破边关,宁锦防线摇摇欲坠,辽东精锐损失殆尽,建奴叩关之声不绝于耳,京师一日三惊!关内,李自成、张献忠等流寇蜂起,席卷中原,糜烂数省,官兵屡剿屡败,贼势滔天!朝廷呢?国库空虚,连赈灾、发饷的钱都拿不出来;党争酷烈,官员只知互相攻讦,无人实心任事;天灾不断,北方赤地千里,易子而食的惨剧比比皆是。。。。。。朕。。。。。。朕那时,当真是焦头烂额,夜不能寐,只觉得这大明的天,下一刻就要塌下来了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