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穿越大明,我要逆天改命 > 第2447章(第1页)

第2447章(第1页)

第2447章

崇祯愤怒不已,还是周太后催促众人继续南下,崇祯的心情才好了许多。

一路上,朱兴明与崇祯的心情都颇为沉重,清源县令吴有德的所作所为,如同一根刺,扎在心头,提醒着他们革新吏治之路的漫长与艰巨。

沿途的风景依旧在展现着新政带来的变化,但两位帝王的目光,却更加锐利地审视着这片土地上的细微之处。

这一日,车队行至河北与河南交界处的新泉县地界。

时值午后,阳光炽烈,官道两旁的田野显得有些干燥,土色偏黄,与之前路过的一些水网密布、绿意盎然的州县相比,这里的植被明显稀疏许多,透着一股贫瘠的气息。

然而,与这略显荒凉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官道附近一片坡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
只见成百上千的百姓,男女老幼皆有,正聚集在那里,挥汗如雨地忙碌着。锄头起落,畚箕穿梭,号子声、铁器与石块的碰撞声、人们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,汇成了一曲充满原始力量与蓬勃生气的劳动交响。

“停车。”朱兴明再次下令,眉头微蹙。

如此大规模的民众聚集劳作,是寻常的农事,还是。。。。。。徭役?他记得朝廷近年虽有兴修水利之策,但也强调爱惜民力,严禁过度征发。难道这新泉县,也敢顶风作案?

车队缓缓停在路边的高地上,众人下车,远远望去。

只见一条初具雏形的水渠,如同一条土黄色的巨蟒,蜿蜒在坡地之间。无数民夫正在挖掘渠身,将泥土运走;另一部分人则在已经挖好的渠段两侧,用大小不一的石块仔细地垒砌护坡。

场面虽然繁忙,却井然有序,并未见到常见的、手持皮鞭呼喝呵斥的胥吏。

崇祯也眯着眼仔细观察,他历经世事,对民间疾苦感触尤深。

他注意到,那些劳作的百姓虽然衣衫褴褛,面有菜色,但神情却并非麻木或痛苦,反而带着一种专注,甚至隐隐有一种期盼。

他们互相协作,年轻力壮的负责挖掘搬运重物,老人和妇女则负责清理碎石、递送工具,甚至还有一些半大的孩子,提着瓦罐给大人们送水。

“怪哉,”崇祯喃喃道:“观此民夫,不似被强征而来,倒像是。。。。。。在为自己家事忙碌。”

就在这时,朱兴明目光一凝,指向水渠中段一个尤为忙碌的地方:“父皇,您看那里。”

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那段水渠旁,聚集的人似乎更多。

而在那群人中,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。那人同样穿着一身沾满泥浆的粗布短打,头上戴着斗笠,看不清面容,正弯腰奋力抱起一块看上去颇为沉重的青石,小心翼翼地往渠壁上方传递。他的动作并不比周围的民夫熟练,甚至显得有些笨拙,但那奋力而认真的姿态,却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。

更让人惊讶的是,当那人直起腰,抬手用衣袖擦拭额头的汗水时,露出了腰间悬挂的一枚小小的、同样沾满泥土的木牌——那是官员身份的标识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