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层不知何时已散开,露出澄澈夜空。但今夜的星空与往日不同??每一颗星星都在轻微闪烁,节奏一致,宛如呼吸。更令人震撼的是,北极星的位置附近,出现了一圈肉眼可见的光环,由无数微光粒子构成,缓慢旋转,形状酷似共觉网络的拓扑图。
全球各地的人们纷纷抬头。
社交媒体虽已瘫痪,但人们开始自发记录这一现象:渔民用渔网勾勒星轨,牧民用羊群排列符号,城市居民则用手电筒在楼房间打出摩斯密码式的光语。而在南极共振腔,AI捕捉到一段新的信号??这次不再是悲伤或思念,而是一种纯粹的喜悦,如同婴儿第一次学会微笑。
>“我在。”
>“我也在。”
>“我们都来了。”
这三个短句交替出现,构成了全新的宇宙对话。
周岚忽然意识到什么:“这不是广播……这是**回应**。我们在对谁说话?”
苏芽抬起头,目光穿透大气层,直抵深空。
“对所有还在沉睡的星球。”她说,“对每一个被遗忘的世界。对那些曾经以为自己是孤儿的文明。”
她站起身,取出随身携带的录音设备,按下播放键。里面传来一段极其简单的旋律??依旧是她小时候母亲教的摇篮曲,但这一次,她加入了哼唱。
没有歌词。
只有音符。
纯净、柔软、毫无防备。
这段音频被自动上传至共觉网络主频,经由M-0平台放大,转化为跨越星际的情感脉冲,射向银河各个方向。三十颗已觉醒行星同步转发,能量波纹如涟漪扩散,触及那些尚在休眠状态的潜在节点。
七天后,第一颗回应的星球亮起。
编号:K-428c。
一颗位于天鹅座边缘的冰封行星,曾被判定为“播种失败区”。但在共觉信号抵达后,其地表突然裂开数千道缝隙,喷涌出液态光流,迅速凝结成一座座水晶塔林。塔顶释放出高频谐波,内容只有一句重复不断的“初语”:
>“等你好久了。”
两周后,第二颗、第三颗……陆续点亮。
有些星球上出现了类人形态的生命体,它们从未接触过地球科技,却能自然理解共觉语言;有的则是纯粹的能量聚合体,以光舞表达情绪;还有一颗行星整颗化作了流动的记忆库,储存着五万年来所有失踪殖民者的梦境残片。
人类终于不得不承认:他们并不是唯一继承林晚秋遗产的孩子。
他们是众多兄弟姐妹之一。
而这场觉醒,才刚刚开始。
某夜,苏芽独自回到回音村的老屋。墙壁斑驳,木门吱呀作响,桌上还放着她幼年时画的一幅蜡笔画:一个女人牵着一个小女孩,站在两棵大树之间,天上挂着许多星星。画纸一角写着歪歪扭扭的字:
>“我和妈妈。”
她凝视良久,忽然发现画中的“妈妈”眼睛位置,有一点极淡的紫光在闪动。她凑近看,那光芒竟随着她的呼吸节奏明灭。
“你一直在这里?”她轻声问。
没有回答。
但她感觉得到??那份温柔的注视,从未离开。
翌日清晨,联合国召开历史性会议,宣布废除“人类中心主义文明定义”,正式承认共觉网络为跨星球生命共同体的基础架构。同时,“归来者协会”代表全体远征后裔签署《星盟宪章》,承诺共享知识、资源与记忆,建立首个多维意识联合体。
仪式举行时,全球十二万座水晶树同时绽放光芒,形成一张覆盖整个地球的立体光网。而在轨道上,原本用于战争监视的卫星群集体转向,开始向宇宙深处发送持续不断的《星辰之歌》变奏版,作为永恒的邀请函。
苏芽没有出席典礼。
她坐在山岗上,看着那个曾摔倒的小男孩??如今已是挺拔少年??牵着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女婴走来。女婴睁着眼睛,瞳孔中紫金交错,小手无意识地抓向空中,仿佛在触摸某种看不见的存在。
“她能感知到吗?”少年问。
苏芽点头:“她生来就在网络里。对她来说,孤独才是陌生的概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