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重生之祁部长 > 第818章 常设部门(第2页)

第818章 常设部门(第2页)

但是真正这个事,能不能做下去,这就是个千古难题了,以祁同伟的意思是,查一次能糊弄过去,查十次呢,都能糊弄过去那也算你们厉害。

“长期巡视制度,还是要和中枢汇报讨论一下,要知道,咱们这里出现一个制度检查,下面就会层层加码,到时候基层就会疲于应付。

其他工作都不用做了,一年到头都要应付上面的检查。

再者,抽调高级别干部,哪有这么多有空的干部啊,级别太低的组长,下了地方人家根本不搭理怎么办。”

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,比如中枢个文要求把长头剃一下,那省一级就会加码到大家都剃平头,市一级为了搞先进搞排名,就会文大家都剃光头。

县一级就更夸张了,干部们会直接下来,要把对象的眉毛胡子都剃光,号召大家脑袋光溜溜。

到中枢层面制定任何政策,都是很谨慎的,因为层层加码的现象太多了,太难杜绝了,搞下来很容易劳民伤财。

祁同伟接着说。

“领导,我建议直接选一批六十岁以上已经退二线的高级干部,巡视组视工作需要抽调他们下去,老干部们资历深,级别高,地方的干部们就不敢在他们面前造次,再者老干部们经验丰富,对基层的一些情况熟悉,就不怕基层干部糊弄他们。”

一把手听了祁同伟的话,微微点了一下头。

“我考虑一下,你回去吧。”

祁同伟点头,没有跟着去一把手的办公室。

“是。”

随即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
就像祁同伟此时说的三个月巡视一次,省一级很可能就会建立类似的机构,一个月巡视一次,市一级专门招一批干部,一周就检查一次,搞到最后基层的干部们一天都要应付类似的检查十几次,实际上什么正经事干不了,尽在那里哈腰点头,领导说得对了。

祁同伟也知道,任何制度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就算是已经由前世验证过成功的例子,也都是经历风雨波折,才能实行下去的。

粮食系统这个例子,其实是祁同伟时机抓得太好了,搞好在下一次大豆危机和饲料危机暴的前一年,整体的局势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情况了,中枢所有的领导看见调研来的数据,心里就有了答案,谁都没开口阻拦。

因为这就是大势所趋,但是巡视制度,到底能不能顺利通过,还不得而知,不少领导就对一些形式主义深恶痛绝,他们当年在基层干活的时候,就已经受上面的形式主义的苦了。

如祁同伟也是,当年在江北新区任职的时候,几乎有一半的精力是用在接待上级领导上面,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视察,也有各种各样的专项督查。

正经能干活的时间说一半还是多了,不提其他数据,单单江北新区1997年一年的餐饮接待费用和其他接待费用(比如安排车辆住宿),就有五百多万,那还是97年啊。

就如一把手所说,如果明确了中枢层面的巡视制度,省一级和市一级就会有样学样,建立专门的巡视常驻机构,方便他们安排编制数量,多安排一点干部,也能申请一批经费。

saqu。。saqu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