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对弈江山 >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幻梦破灭(第1页)

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幻梦破灭(第1页)

龙台山脉深处,夜风穿过林隙,带着刺骨的寒意和草木潮湿的气息。

月光被茂密的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,在地面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,四周一片死寂,只有不知名的夜虫偶尔发出几声短促的鸣叫,更添幽深。

朱冉一路追着那鬼面人的身影,闯入这片人迹罕至的密林,体内真气几近枯竭,胸口剧烈起伏,汗水浸透了黑衣,紧紧贴在皮肤上,冰冷刺骨。

他刚稳住身形,目光死死锁定前方数丈外那个终于停下的黑色背影,杀意与疑惑交织,正要厉声。。。。。。

风过桃林,枝头轻颤,落英如雨。

沈眠坐在石上,指尖抚过木铃表面那道细如发丝的裂痕。它曾响彻九州,唤醒沉睡的记忆,也曾在雁门残楼震碎执念之源的根基。如今它静卧掌心,温润如旧,却隐隐透出一丝疲惫??仿佛连魂器也会老去。

她抬头望天,云影流动,像极了三百年前《终律》初立那日的天空。那时人间尚不知铃为何物,只知每逢春雷乍起,便有白衣人踏雪而来,手持铜铃,口唱童谣。后来人们才明白,那是守誓者在用声音缝合天地裂隙,在用记忆对抗遗忘。

而今,铃声不再只为镇压妖邪、维系律法而鸣。它成了母亲哄睡婴儿的摇篮曲,成了旅人独行夜路时哼出的小调,成了孩子放学路上追逐着风铃奔跑的笑声。

可沈眠知道,真正的较量从未停止。

那一日魂灯共鸣之后,北方极寒之地再无动静,但地脉深处仍有微弱震颤,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跳。柳七说,那是“九渊归律大阵”残余的回响;小鸢则察觉到某些偏远村落中,孩童突然集体失语三日,醒来后只会重复一句陌生古语:“白子未落,局终不散。”黑牙更是在边陲酒肆听见醉汉低语:“她回来了,穿着姐姐的衣服。”

他们都知道,“她”是谁。

那个由千万怨念凝聚而成的存在,并未真正消亡。她只是退入了更深的暗处,借着人类对痛苦的执着、对失去的恐惧,悄然滋长。她不再强攻,而是渗透??在每一个深夜独自垂泪的人耳边低语:若当初有人为你牺牲,你是否愿意换回那一刻?在每一场葬礼后轻声呢喃:忘了他吧,记住只会更痛。

她正在教人**主动遗忘爱**。

沈眠站起身,将木铃系回腰间。花瓣拂肩而过,落在她脚边,堆成一圈浅粉的环。远处小鸢正教孩子们扎灯笼,纸糊的铃铛一个个悬在竹竿上,随风轻晃。一个瘦弱男孩怯生生地举手:“姐姐,我娘去年走了,我能把她的声音装进灯里吗?”

小鸢蹲下身,轻轻握住他的手:“当然可以。你想让她说什么?”

“我想……想听她说‘乖乖吃饭’。”男孩眼眶泛红。

小鸢笑了,从怀里取出一枚小巧铜片,贴在灯笼内壁:“那你现在就对着它说一遍,让她听见。”

孩子认真地凑近灯笼,一字一句地说:“娘,我会乖乖吃饭的。”

话音落下,铜片微微一震,竟传出一声极轻的回应:“好孩子……”

众人惊呼,随即爆发出掌声与笑声。唯有沈眠凝望着那盏灯,眸光深邃。她认得那枚铜片??是当年逆影宗用来封印魂魄的“锁忆符”,如今却被小鸢改造成承载温情的容器。

这就是他们的答案:不以禁锢对抗禁锢,而以自由回应恐惧。

当晚,四人再度聚于桃林中央的老槐树下。篝火噼啪作响,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风霜与笑意。

“我在西北查到了一处隐秘祭坛。”黑牙咬开酒囊塞子,灌了一口,“建在废弃驿站地下,四周埋着三百具无名尸骨,全是没有亲人收殓的流浪者。他们在用这些孤独的灵魂做引子,诱发人们对‘被遗忘’的恐慌。”

柳七拄杖点头:“地脉显示,类似节点已有十七处,分布于各大交通枢纽。一旦同时激活,便可形成‘孤寂之网’,切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。届时,哪怕你站在所爱之人面前,也无法唤起心底波澜。”

小鸢握紧短剑:“我们必须拆掉它们。”

沈眠沉默片刻,忽然问:“你们还记得《终律》第一条么?”

三人一怔。

“‘凡动铃者,必承其重’。”柳七缓缓道,“这是最初的誓言。”

“可现在的问题是,太多人不愿再承受。”沈眠望着跳动的火焰,“他们怕痛,怕别离,怕记得一个人到最后只剩空荡的回忆。所以宁可一开始就选择忘记。”

黑牙冷笑:“那就让他们尝尝被彻底抹去滋味。”

“不行。”小鸢摇头,“我们不能用强制手段保护记忆。那样我们和《终律》又有什么区别?”

沈眠轻轻点头:“所以我们要做的,不是阻止遗忘,而是让‘记得’变得值得。”

她取出一张泛黄纸页,铺在石上。那是她近年来收集的各地民谣手抄本之一,边缘磨损严重,字迹斑驳,却仍能辨认出一行小注:

>“此曲原为战乱年间母亲哄儿所作,后传于南疆戍卒,再经商旅带至东海,百年流转,词已不同,意却未改。”

她低声吟诵:

>“铃儿轻,心儿定,

>不怕黑夜长,只因有人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