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2章
刚刚还井然有序的工程师们瞬间化身成打了鸡血的工蜂,围绕着烛龙二代这朵“铁花”疯狂旋转起来。
“动力组!立刻评估现有能源核心峰值输出!把冗余给我抠出来,预备给反重力脉冲引擎和粒子炮供电!”
“雷达组!老孙!把你们压箱底的反隐-超高空多谱段相控阵雷达模型给老子调出来!别藏私了!现在是红色警报!”
“结构组!给我算!加上那堆新玩意儿,重心怎么调整,装甲负载极限在哪,平衡参数不能崩!”
“控制系统!狗日的李工!你人呢?赶紧优化OS!加个空战态势感知和火控辅助接口!要丝滑得像德芙巧克力!”
各种吼声、专业术语、图纸展开的哗啦声、键盘敲击的噼里啪啦响成一片。巨大的投影仪亮起,复杂的流体力学模型、能量传导拓扑结构图密密麻麻布满了整面墙。工程师们像是嗅到了腥味的鲨鱼,眼睛放光地扑了上去。
林凡自己也没闲着,一头扎进了人堆里。
他脱掉了那件碍事的军大衣,随手丢在操作台上,撸起袖子就亲自上手调图纸。
“这!张工,你看这接口预留,空间太小了!塞不下新型的高能脉冲发生器!旁边这块非承重装甲,削了!多开几个散热孔!”
“老孙!你这雷达体积超标了!搞什么航空母舰级别?简约!简约懂不懂?集成化!搞不好就学学折叠伞!”
“老王!平衡算法不是让你平均!主引擎推力输出曲线要动态调整!空战时重心得前移!给我调激进点!”
此时的林凡像个在菜市场砍价的悍妇,唾沫横飞,手指在图纸和屏幕上戳得啪啪响,条理清晰,意见贼他妈犀利。
技术骨干们被他怼得一愣一愣,但没人不服。老大这技术直觉和实战经验的结合,不服不行。
最让这帮平时在车间里都是“专家”的家伙有点“受伤”的是,林凡缺席的这一个星期,他们也没闲着,都快把烛龙二代玩出花来了。
“林指挥,您就放心吧!您不在那会儿,兄弟们可没偷懒!模拟驾驶舱都快被我们盘包浆了!”一个年轻工程师一边飞快地输入参数,一边抽空汇报,一脸骄傲,“现在能开动烛龙二代的驾驶员,有一个算一个,都能开着它跳踢踏舞!走位风骚,火力精准,人机一体!”
“呵,挺好。”林凡抽空回了一句,目光却没离开屏幕上不断演算的参数,“那正好,过两天升级完了,让他们开着跳舞机甲去打鸟!我看行!记你一功!”
那年轻工程师:“呃…谢谢林指挥…”
车间里热火朝天,各种天马行空的方案不断被提出又被否决、优化。
“老大,你看这个想法行不行?”一个平时负责涂装的哥们儿,大概是被这种氛围刺激得超常发挥了,“咱们给烛龙加个‘龙息喷射包’?不是喷火!是高浓度等离子云!形成范围停滞场,粘住那些高速飞行的鸟人!给主炮争取瞄准时间!”
林凡眯着眼看了一下原理图:“想法有创意…下次别想了。能量利用率感人,体积感人,可能把自己变烧烤的概率更感人。”
涂装哥:“哦…”
默默缩回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