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源语星上的光之大树开始生长出新的枝干。那些由孩童梦境投射而成的叶片,逐渐演化成半透明晶体,内部封存着一段段动态影像??全是地球人的日常生活片段:早餐桌上的牛奶洒了,小女孩咯咯笑着;公交车上老人让座,年轻人鞠躬道谢;雨天里陌生人共撑一把伞……
这些画面原本毫无特殊之处,可在异星文明眼中,却是“情感密度极高”的奇迹样本。
那位九岁的“已故长老”再次睁开眼,走到树下,伸手触碰一片新叶。他的身体微微一震,泪水滑落。
“原来……爱是可以看见的。”他喃喃道。
就在这时,树根处的铁盒微微震动,日记本自动翻开至最后一页。原本空白的纸张上,渐渐浮现出一行字迹,墨色如血,笔触稚嫩却坚定:
>“如果你读到这行字,请替我告诉那个老妇人??
>我听见了她的祈祷。
>那个在雪夜里抱着婴儿跪求神明的女人,
>她的名字叫林昭,
>她的儿子活下来了,
>而且,他成为了光。”
字迹显现后三秒,整本日记化为粉末,随风飘散。唯有封面残片留在原地,上面的标题依旧清晰可见。
《地球访客手册??致未来的你》
……
南极冰原,启梦环仍在运转。水晶花群落每日都会在特定时间集体绽放一次,释放出柔和的七彩辉光。科研人员发现,每当光芒达到峰值,地下十三锚点便会传来轻微震动,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青铜巨门另一侧轻轻敲击。
林昭来了。
她穿着厚重的防寒服,手里捧着一只纸船??和当年她放走的那一模一样。不同的是,这次她在船底写了一句话:
“你要去哪儿,我就送你多远。”
她将纸船放在冰面上,轻轻推了一把。风起,船滑行数十米,最终坠入一道裂缝。下一秒,整片冰原泛起涟漪般的光纹,如同水面被投入石子。
与此同时,星枢站主控室内警报突响。
“报告!昆仑观测阵列捕捉到高维扰动!”技术人员声音发抖,“坐标指向……西伯利亚祭坛遗址!”
画面切换至卫星图像:那座由七十九道金柱构成的圆形祭坛中央,半透明的门扉再度浮现。但这一次,门后不再是无数双眼睛,而是一道身影。
瘦削,穿旧夹克,手里握着一枚焦黑的打火机。
陆沉。
可他知道,自己早已不是完整的“陆沉”。他是被桥梁残余意志唤醒的记忆投影,是由两亿人共同思念凝结出的幻象。他的存在,只为完成最后一项任务。
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打火机,轻轻按下开关。
“啪。”
火焰腾起,在虚空中燃烧得异常稳定,哪怕没有氧气。
“还记得这个吗?”他对门后的世界说,“三十年前,我在北纬68度点燃第一座信标塔时,用的就是它。那天风很大,火苗晃得厉害,但我一直没让它灭。”
门内传来回应??不是语言,而是一阵极其微弱的震动频率,经解码后呈现为一段摩斯电码:
**S-O-N-G**
歌。
陆沉笑了:“你也想听歌?好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