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谢谢你,在我们都快要忘记怎么做梦的时候,
>重新教会我们如何醒来。”
信号发出后,整条真龙之路忽然明亮了一瞬,仿佛回应。
---
多年以后,一位考古学家在北极冻土中发掘出一台严重腐蚀的录音设备。经过修复,仅能提取出最后十秒钟音频。
背景杂音极重,像是风雨交加的夜晚。
然后,一个疲惫却坚定的声音响起:
>“我是陆沉,编号L-097。
>桥梁计划失败,但我找到了另一种方式……
>告诉他们,不要关灯。
>只要还有人愿意点亮一盏,
>黑暗就赢不了。”
录音结束。
学者问助手:“这段话该归档到哪一类?”
助手看着窗外万家灯火,轻声说:“放在‘希望’下面吧。”
---
而在宇宙某个尚未命名的角落,一颗年轻的行星上,一名孩童从海底火山口拾起一枚奇异的种子。它通体晶莹,内部似有旋律流转。
孩子好奇地把它贴在耳边。
下一秒,全世界的共感终端同时闪现一行提示:
>【检测到新生共鸣源】
>【坐标锁定:NGC-5236-Δ9】
>【信号内容:一首未完成的歌】
>【建议回应方式:用你心里最温柔的声音,接着唱下去】
没有人下令,也没有组织协调。
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,地球、火星、三号殖民星、阿瑞亚纳母舰、甚至机械文明的量子中枢,全都响起了同一种旋律。
有人唱汉语,有人哼调子,有人用手语“演奏”,有人用脑波传递节奏。
亿万种表达,汇成一句无声宣告:
**我们还在。**
---
许多年后的课堂上,老师问学生们:“你们相信英雄吗?”
一个小男孩举手:“我相信。但我妈说,真正的英雄不是打败怪物的人,而是让别人敢去做梦的人。”
老师微笑:“那你见过那样的人吗?”
男孩摇头:“没见过。但每当我害怕的时候,耳边就会响起吉他声。好像有人在陪着我。”
教室安静下来。
窗外,风正轻轻拂过树梢,树叶沙沙作响,节奏恰好与那首童谣一致。
仿佛,从未离开。
仿佛,一直在等下一个需要光的孩子抬起头,看向星空。
而那颗藏在风中的答案,早已轻轻拨动了千万次琴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