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毒妃她从地狱来 > 第1173章 他不是好东西(第2页)

第1173章 他不是好东西(第2页)

>若有来世,请让我听见有人唤我全名。**

林小禾双膝跪地,掌心紧贴石面,泪落如雨。

“李招弟……李招弟……李招弟!”

她一声声呼唤,声音穿透风沙,直上云霄。

就在此刻,天地忽静。

风停了,沙悬了,连远处狼嚎也戛然而止。

一道幽蓝光芒从石缝中升起,凝聚成女子虚影??布衣粗裙,眉目温婉,左腕上还缠着未完工的婴儿衣带。她望着林小禾,嘴角微扬,似有千言万语,最终只化作一声极轻的叹息。

然后,她抬手,指向营地西北方的一棵枯榆树。

身影消散。

林小禾带人奔至树下挖掘,不到三尺,便挖出一只腐朽木匣。打开后,里面是一叠整齐折叠的布帛,每一幅都绣着一名戍边士兵的名字、籍贯、阵亡日期。最底下压着一张襁褓布,正面绣着“愿儿生逢盛世,不惧言说”,背面用针脚极密的小字补了一句:

>**吾子若见此布,请知母名:李招弟。**

消息传回京师,举国震动。

新帝亲自下诏,追封李招弟为“民忆贞妇”,命工部在北疆立碑,碑文首句便是:“**她曾被称作‘某氏’,但她有名字,她叫李招弟。**”

与此同时,全国掀起新一轮“寻名潮”。

岭南上报,发现一座无名孤坟,墓碑已被风雨磨平,但村民世代相传,每逢清明必有人梦到女子吟唱采桑曲。经查证,此人正是贞元年间被强征入宫、后遭秘密处决的乐官之女苏挽云,其罪名为“以曲讽政”。共忆卫依梦中歌词反推曲谱,竟与现存《南音遗谱》第十三章完全吻合,证实确有其人。

蜀中传来消息,一位老道士交出藏于山洞百年的竹简,记载了一位名叫谢无尘的女医。她曾在瘟疫年间深入疫区救人,却被官府污为“妖术惑众”,活埋于乱葬岗。竹简末尾写道:“吾虽无名,然救一人,便多一份人间温度。”

最令人动容的是,一名小女孩徒步百里,将母亲遗留的半块铜镜交给共忆馆。她说:“娘临死前说,她是‘遗忘名单’上的第七十九人。爹被抓走那天,她正在教我写自己的名字??沈清荷。”

林小禾握着那半块铜镜,久久不能言语。

她终于明白,**每一次记忆的复苏,都不是单向的拯救,而是亡者与生者的双向奔赴**。那些被抹去的人,并未真正消失,他们在等待一双愿意倾听的眼睛,一对敢于开口的嘴唇,一颗不肯遗忘的心。

她下令在全国设立“无名堂”,专收民间送来的残片断简、口述往事、梦境片段。短短一月,共忆馆收到信物逾万件,其中经考证可确认身份者达三百余人。每一个名字都被录入《亡者之名》补编,刻于千灯书院后山新立的“回响墙”上。

而那堵墙,每夜都会发光。

因为总有百姓前来,手持铜铃,逐一诵念墙上名字。当某一名字被呼唤满一千次,墙面上便会浮现出一朵铃形花,花瓣透明,内里流转着此人生前最后一句话。

某夜,林小禾独自巡墙,忽见一朵新绽的蓝花,花心浮现两行字:

>**哥哥,我看见你写的‘芜归’了。

>这世间,原来真的有人愿意为我回头。**

她怔住,泪水无声滑落。

她知道,那是阿芜的花开了。

就在此时,一名共忆卫急奔而来:“大人!冤忆司查到关键线索??当年负责篡改太傅府档案的主谋,竟是当今太后之父,已故右相蒋崇安!他不仅下令焚毁‘民忆录’副本,更亲自监督处决所有知情者,包括裴宛的养母、小满的师父、柳知言的师兄……”

林小禾眸光骤冷。

“所以这些人,都不是自然死亡。”

“是。”沈砚低声接道,“我们找到了一位幸存的老狱卒,他在临终前交代:当年有一批‘静音奴’,全是七八岁的女孩,被选中是因为‘嘴紧’‘识字快’。她们的任务是抄录禁书,完成后便被喂药致哑,再投入寒渊谷。裴宛,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