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毒妃她从地狱来 > 第1187章 林书意还能生(第1页)

第1187章 林书意还能生(第1页)

“那是我家嫂子自己研制出来的烧烤料,撒在肉串上面的话更香,可惜今日你是没有口福了。”

清风在一旁笑脸盈盈地说着,又看向了苏时锦道:“姑娘,虾都熟了吗?我已经好久没吃这一口了!太想念了!”

苏时锦再次撒了一些烧烤料,接着便抓着那一把虾交给了清风,“熟是熟了,你们尝尝。”

清风却没有立即去吃,反而是分了一把给林书意,这才连虾带壳一起咬了下去。

“太怀念了,就是这个味道!”

清风面带微笑,一边吃着一边还分。。。。。。

雪落无声,覆了南岭三日。山道上积雪盈尺,压弯松枝,偶有“咔”一声轻响,碎玉般簌簌滑落。阿芜立于共忆堂后院,手中握着一卷尚未誊清的《民间忆稿》第七期。纸页边缘已被风雪浸得微皱,墨迹却依旧清晰??那是关于一位老驿卒的口述:百年前,他曾目睹朝廷密令焚烧流民村落,因惧祸闭口五十年,直至饮醒泉水那一夜,梦回火场,听见孩童在灰烬中呼娘。

她轻轻吹了口气,呵出的白雾融进寒空。这故事她读过七遍,每读一遍,心口便沉一分。不是愤怒,不是悲恸,而是一种近乎宿命的沉重:原来沉默可以如此长久,而觉醒又如此疼痛。

门扉轻响,沈砚披着黑裘走入,肩头落满雪花。他未语,只将一只暖炉递来。阿芜接过,指尖触到那温热的一瞬,忽然眼眶发热。

“北境又有新梦。”他低声道,“三百牧民同夜共饮醒泉,梦见一座被掩埋的祭坛。坛下埋着七十二具戴枷女子的尸骨,皆为当年‘妖言惑众’罪名处决。她们生前曾预言旱灾,却被当作巫蛊斩首示众。如今梦境相互印证,连地方志都不得不改写。”

阿芜点头,声音很轻:“她们终于说话了。”

沈砚凝视她片刻,忽而问:“你可曾后悔?这一路走来,多少人视你为乱臣贼子,多少权贵欲除你而后快。若当初你选择遗忘,本可安稳度日。”

她笑了,笑得极淡,却如雪地映月:“我娘临终问我记不记得那个被活埋的村子。我说不记得。从那天起,我就欠着那些亡魂一句真话。现在,我只是还债。”

沈砚默然良久,终是伸手抚上她鬓边一缕散发,“你像林小禾。”

“但她比我勇敢。”阿芜望着檐外飞雪,“她跳入回音井时,不知道火会不会传下去。而我……至少看见了光。”

***

数日后,朝廷急召辨忆官入京议事。

阿芜随沈砚同行。马车行至半途,突遇暴雪封山。他们在一处破庙暂避,庙中供奉的是无名野神,香炉倾倒,蛛网横结。夜里,阿芜辗转难眠,起身翻检随身携带的《无言录》复刻本。火光摇曳中,她再次凝视那幅藏血字的绣品??“真正的毒药,从来不是谎言,而是人们明知虚假却选择配合。”

她忽然想到一事。

立即取出陈允之日记残页对照,发现其中一段提及:“我曾见皇后贴身女官深夜出入东宫,手持紫檀匣,内藏异香。彼时不知其意,后闻废妃苏氏母子暴毙当晚,寝殿焚香三炷,气味甜腻如蜜,令人昏沉。”

而《实录补遗?醒泉纪事》中有载:“鸩酒常伴安神香,使人无痛而逝,状若病亡。”

线索交汇,寒意陡生。

她猛地合上书册。五十年前,柳芸所见密令中的“伪称暴毙”,或许根本不是单纯赐酒??而是以香助毒,制造自然死亡假象!更可怕的是,这种香……是否仍在使用?

次日雪停,二人加速前行。抵京当日,恰逢皇室举行春宴。消息传来:淑妃突发急症,昏迷不醒,太医束手无策。皇帝震怒,下令彻查。

阿芜听罢,心头一紧。她托人打探,得知淑妃发病前夜,曾在御花园独坐赏梅,期间宫婢奉上熏炉,燃的是贡品“沉心露”。

“沉心露?”她低声念出这个名字,手指骤然收紧。

据《香谱辑要》记载:“沉心露,南海贡香,性温味甘,久燃则神思恍惚,若体虚者多吸,或致昏厥。”

但坊间另有秘传:此香若掺入“梦断草”粉末,可使人心跳渐缓,呼吸停滞,外表毫无伤痕,唯瞳孔微缩如针尖??正是典型中毒征兆!

她立刻求见沈砚:“我要进宫。”

“你疯了?”沈砚蹙眉,“你现在是朝廷眼中钉,贸然入宫,若有闪失,谁来继续传灯?”

“正因如此我才必须去。”她目光如刃,“若当年废妃之死与今日淑妃之病同出一源,那这宫墙之内,便有一条贯穿五十载的毒脉。它不止杀人,更在吞噬记忆本身??让真相一次次被伪装成‘暴毙’‘急症’‘天妒红颜’!”

沈砚久久注视她,终是叹一口气:“我会安排你以‘忆学堂特使’身份入宫问诊,但只能待一个时辰。”

***

当夜,阿芜换上素色宫装,随太监步入西六宫。

淑妃卧于锦榻,面色青白,唇无血色,腕上脉象细弱如游丝。床头熏炉余烟袅袅,香气仍未散尽。阿芜屏退左右,取出发带缠绕的银针,在烛火上灼烧后轻轻刺入淑妃指尖。鲜血渗出,呈暗褐色。

她心头一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