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毒妃她从地狱来 > 第1190章 总有他的道理(第3页)

第1190章 总有他的道理(第3页)

“她在唤醒共鸣!”尚书脸色剧变,“快阻止她!”

灰袍人齐齐举杖,紫檀令光芒暴涨,试图压制这股复苏的记忆潮汐。然而,就在他们逼近之际,整片碑林突然剧烈震动!

七十二块石碑同时崩裂,碎石飞溅中,一道道透明身影缓缓走出??是那些刚被安葬的亡魂!她们手牵手,围成一圈,将阿芜护在中央。

“你们囚禁我们百年。”其中一人开口,声音沙哑却坚定,“可我们记得。”

“我们记得被毒杀的夜晚。”第二人说。

“我们记得孩子临死前的眼神。”第三人接道。

“我们记得……你们的名字。”

最后一句落下,所有灰袍人身体一僵??他们的面具竟自动脱落,露出一张张熟悉的脸:有御史大夫、有太医院首座、甚至还有几位早已“病逝”的老臣!

原来,“守寂人”早已渗透朝堂每一寸肌理。

阿芜仍在诵读,声音越来越响,越来越清晰。越来越多的村民闻声赶来,站在林外静静聆听。孩童们自发取出《忆稿》抄本,跟着她一句句念诵;老人则点燃纸钱,跪地祭拜那些陌生却又亲切的名字。

声音汇聚成河,冲破静音阵的封锁,一路向京城蔓延。

皇宫之内,皇帝正坐在御书房批阅奏折,忽然眉头一皱,抬头望向窗外。

“朕……好像忘了什么事。”他喃喃自语。

身旁太监低头侍立:“回陛下,昨日已下令停刊《忆稿》,解散昭雪司,一切恢复如常。”

“是吗?”皇帝揉了揉太阳穴,“可朕总觉得……心里堵得慌。”

就在这时,一阵风吹开窗棂,送来远方隐约的诵读声。他猛地起身,眼中闪过一丝清明。

“不对!”他厉声喝道,“谁准你们擅改圣旨?!阿芜呈上的竹简在哪?!”

太监惊恐跪倒:“陛、陛下息怒……那是妖言惑众之书,已被焚毁……”

“放肆!”皇帝怒拍龙案,“那是七十二条人命的控诉!是朕亏欠天下的债!来人!重启昭雪司!通缉所有参与‘烬语计划’者!朕要亲自审案!”

消息传出,举国震动。

三日后,京畿内外张贴新榜:皇帝亲颁《雪罪诏》,宣布彻查“守寂人”百年罪行,开放禁档阁供辨忆官查阅原始医案与宫廷日志。同时,全国设立“忆亭”,鼓励百姓书写冤屈往事,投入亭中火炉,由昭雪司统一整理归档。

而此时的阿芜,已带着千织与沈砚深入北境雪山,寻找传说中的“初源井”??据《守寂录》记载,那里埋藏着第一把紫檀令的铸造模具,也是“血忆祭”的真正祭坛。

风雪漫天,三人跋涉七日,终于在一处冰窟深处发现遗迹。石门上刻着八个大字:

>**“宁负天下,不负寂。”**

推门而入,只见中央冰台上,静静躺着一具少女尸骸,身披素纱,双手交叠于胸前,掌心托着一块完整的紫檀令原型,其上梅花纹赫然成型,宛如盛开的血莲。

阿芜走近细看,忽然浑身剧震??那少女的面容,竟与她一模一样!

“这是……上一代‘逆命者’。”千织声音发颤,“她在完成使命前觉醒,拒绝执行清洗,于是被同伴活活冻死于此。她的名字叫……阿禾。”

阿芜跪倒在地,泪如泉涌。

她终于明白,每一次轮回,都会诞生一对双生姐妹:一个被迫成为“焚忆人”的清道夫,一个则化作“守忆者”挣扎求生。而唯有当两者重逢,记忆之链才能真正闭环。

她伸手握住冰中少女的手,轻声道:

“这一次,换我来守护你。”

风雪之外,朝阳破云而出,照亮万里山河。

而在遥远的南方小镇,一间私塾里,孩子们齐声朗读:

>“昭雪司记?卷一:世间最可怕的毒,不是砒霜,不是鹤顶红,而是让人忘记自己曾呐喊过的药。”

>“故吾辈立誓:不忘苦,不惧言,不负心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