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颤抖着手翻开第一页:
>“吾名林知微,苏氏外甥女,曾任女史。目睹皇族以亲骨肉炼石成阵,痛心疾首。著此书以证真相,纵死不敢忘。愿后人读之,勿使血泪成空。”
泪水滴落在纸上,晕开墨迹。
他知道,这便是最终的答案。
也是新的开始。
当夜,他将《忆源考》与玉简副本送往各地书院、寺庙、市集,并附信一封:
>“诸君:
>净忆池非神迹,乃人间至痛之所。
>饲忆童非自愿,实为皇权献祭之牺牲。
>三百余年谎言,今日由我揭破。
>若你曾遗忘亲人,若你梦见陌生孩童呼唤,若你心中总有无法释怀的空洞??请来南岭井边,听一首辨忆调。
>记忆不死,故人长存。
>??林沉舟”
七日后,天下震动。
北方边城一对老夫妇在读完玉简后抱头痛哭,原来他们幼子早在三十年前被官府以“天赋异禀”为由带走,从此杳无音讯;南方渔村一名渔夫跳海自尽前留下遗书:“我儿曾在梦中告诉我,他在地底喝了一碗苦药,醒来就忘了家。”;更有数十名官员主动辞职,公开忏悔曾签署忘契……
而在京都,百姓自发聚集宫门前,手持白梅,高呼“还我真相”。
皇帝终于现身。
他站在城楼上,苍老憔悴,手中捧着一本烧焦的残卷??正是当年被焚的《承心录》残页。他望着人群,声音沙哑:
“朕……真的记得吗?”
没有人回答。
只有风吹过,带来远方南岭的笛声。
林沉舟坐在井边,望着天空飘落的第一片春雪。
小满的身影在雾中浮现,微笑如昔。
“哥哥,你看,有人开始哭了。”她说,“眼泪是最诚实的记忆。”
他点头,吹起忆心笛。
笛声悠扬,穿越山河,传入每一个曾被遗忘的角落。
数月后,新律颁布:
>“废除净忆司,设立‘承忆堂’,专司整理历史、保存记忆。
>所有涉及记忆篡改之术,列为禁术,违者斩。
>每年春分,举国祭奠‘饲忆童’,名曰‘归忆日’。
>南岭枯井改建为‘忆泉碑林’,刻三百七十二名已知饲忆童之名。”
阿芜康复后,成为承忆堂首位讲师,教授年轻一代如何辨别虚假记忆;沈砚辞官游历四方,收集散落民间的记忆碎片;千织则留在南岭,守护那口曾吞噬无数灵魂的井,如今它清澈见底,每年春天都会开出两朵白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