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片刻,地动山摇。
龙湫谷深处传来一声巨响,井口轰然炸开,碎石飞溅。一道身影缓步走出,身穿玄底金纹长袍,发束玉冠,手持一支全新的忆心笛,笛身镶嵌七颗晶石,正是七位饲忆童魂魄所化。
他望向阿芜,眼神深邃如渊,却又温柔似水。
“你说得对。”他轻声道,“我不是神,也不是魔。我是林沉舟,是林知微的侄儿,是你们七大遗孤的同路人,是那个曾经懦弱、自私、害怕承担责任的少年……也是那个愿意背负一切罪孽,只为换一次重生机会的男人。”
阿芜扑进他怀里,泣不成声。
他知道她等了很久,也知道这个世界还需要他们。
三日后,阿芜、林沉舟、千织三人齐聚南岭碑林,举行“唤灵仪”。
千织摇动青铜铃,铃声清越,穿透云霄;
林沉舟手持玉简,诵读《归忆辞》最原始的版本,字字如刀,剖开人心;
阿芜则以银针刺入自己心口,以血为墨,在空中画出古老的符阵。
天地变色,风云汇聚。
刹那间,所有曾签署忘契之人同时惊醒。他们看见自己遗忘的往事如潮水般涌回:母亲临终的呼唤、爱人背叛的眼泪、亲手犯下的罪行……但他们没有崩溃,因为在记忆洪流之中,还有一道笛声,温柔地引导着方向。
那是《归来》。
一遍,又一遍。
与此同时,京城祭坛之上,金鼎尚未铸成,便自行崩裂。三十六盏引魂灯齐齐熄灭,残党首领跪地嘶吼:“不可能!副鼎之力怎会不受控制!”
地下忽有黑气冲出,缠绕其身,将其拖入深渊。
那一夜,天下大梦初醒。
一个月后,真忆堂正式颁令:废除一切强制记忆管理制度,设立“记忆仲裁庭”,由七大遗孤后人轮流执掌。百姓可自由选择保留或封存记忆,但须经三次心灵问询,确保决定出于本心。
春分祭典再度举行,规模空前。数十万人齐聚南岭,手持白梅,诵读饲忆童之名。当念到“小满”二字时,天空忽然降下细雨,雨滴落在碑上,竟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。
孩子们欢呼雀跃,老人含泪微笑。
而在人群之外,林沉舟与阿芜并肩而立。
“接下来呢?”她问。
“还有很多事要做。”他望着远方,“有些记忆,还没人愿意面对。有些真相,还在地下沉睡。但我相信,只要有人愿意倾听,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。”
她点点头,握住他的手。
远处山巅,一只白鹤展翅飞过,口中衔着一支小小的笛子。
多年以后,民间流传一首新谣:
>“毒妃执针破妄梦,
>归来笛响唤魂声。
>不求人间皆清明,
>只愿你我敢相认。”
据说,每逢清明雨落,若有人静心聆听,仍能听见一段笛音,穿越山谷,轻轻落在耳畔。
那不是挽歌,也不是凯旋。
是原谅。
是重逢。
是终于,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