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青楼哥说了算 > 第232章 乐不思蜀(第1页)

第232章 乐不思蜀(第1页)

不光如此,程咬金在助理那儿听闻了公安部的操作准则,其中有一条可是重中之重——为百姓做好事。

这程咬金本就是个急性子,直肠子,也不知是他理解上出了偏差,还是平日里闲得发慌、一时兴起,总之打这以后,他只要上街瞅见有百姓貌似需要帮忙,那必定二话不说,一个箭步就冲上前去,先帮了再说,压根儿不管人家愿不愿意。

就说有一回,他大摇大摆地在街上溜达,无意间听到身旁一位良家女子跟同行之人小声嘀咕:“我这小腿有疾,你慢点儿走,晚点到西市女人屋买东西又不碍事。”

程咬金耳朵尖,这话一钻进他耳朵,好家伙,他眼珠子瞪得溜圆,二话不说,一个箭步就冲到那女子身边,二话不说,扛起人家就往西市女人屋狂奔而去。

女子随行之人吓得花容失色,扯着嗓子大声尖叫,手忙脚乱地赶紧小跑着追上去。

眨眼间,程咬金就风风火火地到了目的地,这才把女子放下来,还得意洋洋地指了指自己衣服上的袖章,扯着大嗓门喊道:“大唐公安,专为百姓服务,不用感谢!”

说罢,他在那良家女子惊魂未定、满脸惊愕的神情中,潇洒地一转身,大手一挥,活脱脱一副大侠风范,只带走少女身上那淡淡的体香,大步流星地离去了。

有了这第一次,往后就有了无数次。程咬金发现这“助人为乐”的事儿,就跟喝酒似的,特别上头。

于是乎,打那以后,只要瞧见街上有走路慢悠悠的女子,他不管三七二十一,扛起就跑,也不问人家到底要去哪儿,反正他啥时候跑累了、停下来喘口气,那儿就算是目的地了。

他这一番“好意”,可把长安百姓折腾得够呛,一时间大家都特别不习惯。尤其是那些外出的良家少女,如今只要远远瞧见巡街的卢国公程咬金,那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,恨不能立马找个旮旯先躲起来,生怕一个不小心,就被程咬金当成“帮扶对象”,搭乘上这让人哭笑不得的“人肉马车”,还到不了自己想去的地儿。

不过,话又说回来,他们这大唐公安也着实办了些正经事儿。就说那长安城里的泼皮混混们,以往仗着和世家有点儿关系,整日里在街头横行霸道,鱼肉百姓,欺男霸女,那叫一个嚣张。

可如今呢,但凡被程咬金带着人发现,又或是被百姓举报,那可就倒了八辈子霉了,最终的下场都凄惨得很。

就冲这点,百姓们心里对卢国公还是挺感激的。虽说他时不时帮些让人无语的忙,可总体来看,自从有了大唐公安,这出门在外,心里踏实多了,安全感那是蹭蹭往上涨。

工部的段纶这段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,他做梦都没想到,工部这一改成工程部,事儿竟变得如此简单。

如今他只需要监督施工,再把工程任务分派下去就行了,压根儿不用像从前在工部时那般,为了修缮个路面或者水渠,得先跑到陛下面前,跟戴胄一块儿哭穷,好话说尽,才能分到一星半点的银钱,还得小心翼翼地计算着花。

现如今,实体工程全都外包给商人去干,他带着工程部的人,隔三岔五去抽检一下工作就成。

这一来,他的小日子可算是有了质的飞跃。各路商人跟约好了似的,明里暗里都争着给他塞好处,那阵仗,让他想拒绝都难。

不过,段纶心里也清楚,这次改革意义重大,工程这块更是重中之重,楚王格外看重。虽说他实在架不住商人想方设法塞来的好处,可在工程质量上,他一点儿也不含糊。

但凡发现工程有问题,该返工重做的,绝不手软;该催促进度的,他照样会黑着脸,指着招标拿下此工程的商人鼻子骂。

那些商人也不傻,心里明白这看似赔本的买卖,实则暗藏玄机。一旦工程竣工,这一段路以后可就以自家招牌命名了,那往后自家生意,保不准能翻上好几倍,获得的回报不可估量。

所以,一个个商人不但不埋怨段纶鸡蛋里挑骨头,还一个劲儿地多送好处,巴不得他多去挑挑毛病,好让工程尽善尽美。

这样的日子,一晃眼就过去了几个月,眼瞅着就要到盛唐节了。

李沁虽说不像李世民当初处理朝政那般累得够呛,但大唐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,方方面面都得他操心,诸多事情都需要他安排、叮嘱人去改进,对他来说,这活儿依旧累得人够呛。

反观李世民和长孙皇后,自从去了金陵,住进了李沁的王府后,那日子过得,简直是乐不思蜀。

李世民之前从未踏足过金陵,以往都是听底下人汇报些只言片语,了解个大概。如今身临其境,当他实实在在地抵达金陵城后,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,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,合不拢嘴。

长孙皇后也不比他好到哪儿去,同样吃惊得捂着嘴,瞧着这与大唐各处截然不同的新金陵城,嘴里不停地赞叹。

抵达新金陵城的第一天,李凌云就带着李世民的皇子公主们热热闹闹地前去迎接。哪晓得,李世民眉头一皱,当场就呵斥起来:“搞这么大排场,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朕来临安了?”

最后,李世民只留下了算是“半个东道主”的李雨霏以及李承乾、李泰、李恪还有长乐公主李丽质。

众人先是陪着“公婆”逛了逛新金陵城,尝遍了各种新奇美味的食物,玩遍了他们见都没见过的娱乐设施。一直玩到天黑,才意犹未尽地回到楚王府。

就这第一天,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把长安的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
到了晚上,李世民更是躺在床上,嘴里不停地咒骂李沁:“这臭小子,把金陵搞得这么好,居然从不邀请朕来看看。要不是朕这次主动前来,说不定这辈子都没机会见识这让人惊掉下巴的新城!”

也就是从这天起,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外自称是楚王的远房亲戚,说是被楚王特邀前来给楚王看家的,还编了个借口,说楚王外出干大事,得一段时间才能回来。

这借口蹩脚得很,一听就不靠谱,可谁让见到不少和楚王熟悉的人都对他俩挺“友好”呢,金陵城的百姓不信也得信了。

就这样,闲着没事儿的时候,李世民就带着长孙皇后帮李承乾种种地,想体验一把当老农的快乐。

可没成想,几次下来,就被李承乾给撵走了。为啥呢?原来是他俩净帮倒忙,把李承乾套种的秧苗当成杂草,给拔得精光。

没办法,两人又转场去李恪的养殖场瞅瞅。这一去可不得了,差点没被成千上万的家畜给挤得找不着北。

思来想去,平安工坊一直是李世民好奇的地方,于是抽了一天,带着长孙皇后前去找李泰。

两人在工坊外围的加工车间逛了个遍,虽说一路上也是惊讶不断,可就是没找着李泰。好不容易打听着李泰在哪儿,结果守卫死活不让他们进。这可把李世民气坏了,当场就要发飙。

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好言相劝,李世民才勉强压下火气。就为这事儿,李世民还念叨了一晚上,一边气呼呼地说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岂有朕去不得的地方?”另一边又开始咒骂李沁:“这小兔崽子,太不孝了!”

虽说李世民嘴上骂骂咧咧没个停,可待在金陵的这些日子,他是真真切切地不想朝政了,前半辈子都没这么放松过,如今算是彻底享了回清福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