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月后,朝廷突颁诏令:废除影武者制度,彻查三十年前皇室秘辛,开放禁地“焚心谷”,允民间修士入内参悟净火之道。
与此同时,苏挽晴正式接管启明堂,更名为“铭心阁”,广收门徒,唯有一条铁律:
**凡入门者,必先过七情试炼,七关不过,不得触碰净火一丝一毫。**
江湖震动,无数年轻修士奔赴京城,欲求一线超脱之路。
而在铭心阁最深处,一间密室常年紧闭,门上悬着一块木牌,上书四字:
**“勿忘沈砚。”**
每逢月圆之夜,阁中弟子皆闻室内有低语回荡,似诵经,似叮嘱,又似警告:
>“不要相信任何人,包括他们自己……真正的敌人,永远藏在内心的软弱里。”
一年后春分,断桥柳绿。
一位白衣女子独立桥头,青丝随风轻扬。她手中握着一支玉箫,箫身刻着一行小字:“赠挽晴,愿春风不负相识。”
她轻轻吹响,曲调哀婉,竟是当年沈砚最爱的《临江仙》。
箫声袅袅,传至十里之外。
就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之际,天空忽降细雨,一如初遇那日。雨水落在桥面,并未溅起水花,反而凝成一行金色文字,悬浮片刻,随即消散:
>“我从未离开,只是换了方式守护。”
女子泪流满面,却笑了。
“我知道。”她轻声道,“因为你教我的第一课,就是??真正的存在,不在于形体,而在于是否被人铭记。”
十年光阴流转。
铭心阁已成为天下正道之首,苏挽晴被誉为“净火圣姑”,终身未嫁,唯每年春分必赴断桥吹箫。
而关于沈砚的传说,也愈演愈烈。有人说他在地底化作火神,镇压万劫之门;有人说他转世重生,将在百年后归来;更有人言,每当国难将至,夜空必现金焰流星,划破长夜,指引方向。
又是一个雪夜,北方边境告急,敌军压境,妖兽肆虐。
守将仰望苍穹,忽见天际一道金光坠落,砸入敌营中心。轰然巨响后,熊熊金焰腾空而起,将千军万马尽数焚为灰烬。
幸存者跪地叩首,称目睹一黑袍男子立于火中,面容模糊,唯有一枚金戒闪耀不息。
战报传回京城,苏挽晴正在阁中批阅典籍。听闻消息,她久久不语,最终提笔在《铭魂志》末页添上一句:
>“他未曾离去,亦无需归来。因他早已成为这山河的一部分,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光。”
笔落,窗外风雪骤停。
一轮明月破云而出,清辉洒落断桥,照见石栏上不知何时多出的一行刻痕,字迹刚劲,似以剑锋镌刻:
>**“待来者,启新章。”**
井底金戒,再度微闪。
仿佛在回应,又仿佛在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