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逍遥四公子 > 第1935章 这四个字比圣旨还好用(第2页)

第1935章 这四个字比圣旨还好用(第2页)

那是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,衣衫褴褛,脸上覆满风霜,双眼却明亮如星。他跪地呈上铜铃残片,声音沙哑:“我在冰窟里醒来,身边只有这个……还有一个声音告诉我,要来找您。”

苏挽晴接过铃铛,指尖触及瞬间,金戒剧烈震动。她凝神细看,发现残片内侧刻着极小的文字:“第九章?新火”,正是《归墟志》最后一页的内容。

“你是谁?”她问。

少年摇头:“我不记得过去。只梦见一口井,井中有戒指漂浮,每当我伸手去捞,就会听见哭声。后来有一天,哭声变成了笑声,然后我就醒了,手里攥着这东西。”

苏挽晴心中巨震。

这不是巧合。这是归墟意志的反扑,也是新生的契机。那个曾被皇帝视为“最后一个拼图”的少年,竟在极端寒冷中幸存,并带着破碎的记忆重返人间。更关键的是??他体内没有任何铭魂者的气息,却能触碰禁忌之物而不死。

这意味着什么?

意味着规则已被打破。

当晚,她在密室召见十二长老与四大执事,取出铜铃残片置于火坛之上。随着心火注入,残片竟开始融化,化作液态金属,在空中缓缓重组,最终凝成一枚完整的铜铃??只是其表面纹路已变,原本象征轮回的螺旋图案,如今竟演化成一棵扎根大地、枝叶伸向星空的古树。

“这是……‘守望之铃’?”老长老颤抖着伸手触摸,“传说中唯有当天下人心相连,不再依赖单一圣者时,才会显现的神器!它本应在千年之后才出现……”

“但它提前了。”苏挽晴望着铃身,“因为这一次,我们不是靠一个人扛起一切,而是千万人共同托举希望。”

众人默然,继而纷纷起身行礼。

翌日清晨,苏挽晴宣布废除“圣姑”称号,正式推行“心火共传制”:凡掌握基础净火心法者,皆可成为传灯人,无需隶属铭心阁,亦不必斩断七情。唯一的条件是??必须至少帮助一人走出心魔,并将其故事记录下来,汇入《明心录》。

此举震动江湖。

有人讥讽她放弃权威,堕入凡俗;也有人痛哭跪拜,称其为“真圣”。

但她不在意。

她在断桥畔建起第一座“传灯亭”,白日讲学,夜晚授艺。孩童可来听故事,老人可来诉衷肠,就连乞丐也能在这里找到一碗热汤和一句温暖的话。渐渐地,四面八方的人都知道了:铭心阁不再高居云端,而是走进了人间烟火。

一年春分,细雨如织。

苏挽晴正在亭中教几个孩子写字,忽见一名小女孩指着桥栏问道:“先生,这上面写的‘勿忘沈砚’是谁呀?”

她笔尖微顿,抬头看向那行字,笑了:“是一个很勇敢的人。他用自己的生命,换来了今天的太平。”

“那他还活着吗?”

“不在了。”她轻抚女孩发丝,“但只要还有人记得他,他就从未真正离开。”

女孩点点头,认真地在纸上写下四个字:勿忘沈砚。

那一刻,苏挽晴忽然感到胸口一阵暖意。她低头一看,净火印记竟悄然褪去,化作点点金光,散入春风之中。

与此同时,极北冰原之下,那本《归墟志》再次翻页。

新添的文字清晰可见:

>“第十章?守望

>门已封,火未熄。

>非神非圣,皆可持灯。

>昔有四公子逍遥天下,今有万民共守长夜。

>待某日春风再渡断桥,或有一童子拾起落花,笑问行人:你想听听从前的故事吗?”

而在遥远的西域边陲,一间破旧客栈内,一名青年正擦拭一把锈迹斑斑的剑。他腰间挂着一枚小小的铜铃,每当风吹过,便会发出清越一声响。

他抬头望向东方,喃喃道:“师父,我来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