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门打开,下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,胸前别着“全球粮农联盟特使”的徽章。他手持公文包,神情严肃,快步走入院中。
“请问,谁是负责人?”他环视一圈,目光落在老学者身上。
“我是。”老学者平静回应。
“我是代表国际组织前来调查近期异常能量波动的。”特使打开平板,“过去十二小时内,全球至少出现三百七十六起‘自发性灶台激活事件’,涉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初步检测显示,这些现象均与贵院这口锅存在量子纠缠关联。我们必须了解情况,评估风险。”
众人沉默。气氛一时紧张。
宁小满放下木勺,走上前:“你们想关掉它?”
特使皱眉:“如果存在不可控的能量释放,为了公共安全,我们有权采取措施。”
“那你们打算怎么关?”宁小满问,“拆锅?断火?还是抓人?”
“这只是例行程序,请配合。”
“好。”宁小满点头,转身从锅里舀起一勺热粥,递过去,“那你先喝完这一碗再说。”
特使愣住:“什么?”
“你不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?”宁小满直视着他,“那就亲自尝一口。这不是实验数据,是人心。你不尝,永远不会懂。”
周围一片寂静。
特使盯着那碗粥,蒸汽扑在脸上,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。他迟疑片刻,终究接过碗,小心喝了一口。
刹那间,他的身体僵住。
眼中闪过无数画面??童年时祖母在灶前忙碌的身影,大学时穷困潦倒靠同学接济吃饭的日子,三年前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“记得按时吃饭”……泪水无声滑落。
他蹲下身,抱着碗,像个孩子般抽泣起来。
“对不起……”他哽咽道,“我一直以为,解决饥饿只需要政策和资源。可我忘了,饭里还得有‘人’。”
老学者上前,拍了拍他的肩:“现在你知道了。回去告诉你们的会议厅、实验室、决策室??真正的文明,始于有人愿意为陌生人煮一碗粥。”
特使擦干眼泪,郑重鞠躬:“我会如实汇报。而且……我想申请加入你们的‘名单’。”
“哪份名单?”林素娥问。
“所有愿意为别人点火的人。”他说,“请让我也成为其中之一。”
日正当中。
南街七号的棚屋下,新增了一块木牌,上书:
>“第一灶?开放厨房”
>“每日供餐,不限身份”
>“欢迎来做饭,也欢迎来吃饭”
锅仍在滚,火仍在烧。
宁小满站在灶前,望着那一圈永不熄灭的乳白火焰,轻声说道:
“爸,我接住了。”
风穿过庭院,拂动炊烟,将这句话卷入高空,送往宇宙深处。
在红矮星旁,宁拙停下脚步,嘴角微扬。
他抬起手,对着虚空轻轻一划。
一道乳白色火线凭空生成,落入附近一颗荒芜行星的地核。片刻后,地表裂开,涌出温热的泉水,水面浮现出两个清晰的大字:
>“开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