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专员先生。”
“罗德金旅长!”
张庸和对方握手。挺热情。
这位罗德金旅长来过华夏一段时间。
后来卫国战争爆发,投身战场,成了空降兵的一员。
现在的领章,已经是一颗金星了。
对方曾经是朱可夫的代表,徐州会战的时候,来找个张庸。
他将张庸的战场表现,原原本本的汇总,最终报告上去。成为苏军作战的重要借鉴之一。
尤其是朱可夫,几乎是完全照搬。就是最大限度发挥炮兵作用。
每逢大战,朱可夫都要集结大量的重炮。
一开场,就用铺天盖地的炮火,对敌军进行毁灭性打击。
如果炮兵数量不够怎么办?
当然是推迟进攻时间。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说。
就是靠着这一招非常简单粗暴的办法,朱可夫在战场上,一路向前推。
苏军最高统帅部也是充分借鉴这个经验。
大量装备火箭炮。
重要战役,火箭炮的数量,都是数以万计的。
虽然德国人确实非常顽强,但是在恐怖的炮火之下,确实很难支撑。硬生生的被打垮。
可以这么说,苏德战场,几乎没有什么太高明的战术。
双方就是硬碰硬。纯粹硬刚。
德国人没刚过。于是失败了。
“专员先生,非常高兴又见到你。我经常想起你。”
“谢谢!”
张康拿出一份礼物给对方。
一包沉甸甸的巧克力。在当时,算是非常珍贵的礼物。
“谢谢!”
罗德金果然非常高兴。
苏军不缺武器弹药,就是缺这些高级食品。
所以,在战后,各种进口食品都是非常昂贵的。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受。
该说不说,这也是后来解体的一个原因。
说起正事。
如果是正面交战,三千多人的苏军,战斗力其实一般。
不过,考虑到目前这样的情况,三千多人应该也足够了。负隅顽抗的日军其实已经很少。
日寇天蝗的终战诏书,还有山田乙三的投降命令,已经公开广播。
大部分的日军都无心恋战。后期的关东军部队,狂热分子已经极少。几乎都是老弱病残。
就是山田乙三自己,都知道是打不过的。
只有极少数汉奸还不死心。他们也是没有退路了。知道投降也是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