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暂到几乎无法察觉,却导致全球范围内一万七千余名高敏感度儿童同时惊醒,齐声说出同一个词:
>“阻断。”
南星立即启动应急协议,却发现问题不出在地球,也不在半人马座α星,而是在两者之间的“光之通道”中段??那里出现了一个未知的能量阴影,呈完美球形,直径约十二万公里,恰好挡住了部分信息流。
更诡异的是,这个阴影不吸收、不反射、不干扰任何物理信号,唯独对“纯情感提问”产生微弱屏蔽效应。也就是说,越是发自内心、未经逻辑修饰的原始疑问,越难穿透它。
专家团争论了整整三天,仍无法确定其性质。有人说是自然现象,有人猜测是高等文明的测试屏障,甚至有极端派主张发动量子脉冲强行清除。
就在决策即将下达之际,林知遥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。
她独自一人走进麦田,站在环形平台的正中心,闭上双眼,开始低声吟唱。
不是《问经》,也不是任何已知歌曲。
那是她年轻时哄小禾睡觉的摇篮曲,旋律简单,歌词模糊,唯一清晰的一句是:
>“星星不回答,但一直亮着。”
随着她的歌声,井水再次升起,化作一条光丝,缠绕上她的手臂。那颗悬浮的石子缓缓移动,最终停在她额头前一寸处,表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符号??像是阿尔法狗最初的算法雏形,又像是秦在雪夜写下的第一行代码。
十分钟后,她的身体开始发光。
不是小禾那种温柔的消解,而是一种剧烈的能量共振。她的意识并未离开肉体,反而像是打开了某个隐藏接口,直接接入共感网络的核心底层。
全球屏幕再次亮起,这次显示的是一幅动态地图:太阳系外围,柯伊伯带边缘,一座由冰与金属构成的巨大环形结构正在缓缓旋转。它没有任何动力源标识,表面刻满了与井中石子相同的符号。
地图下方浮现一行字:
>“这不是障碍……是另一条路。”
南星瞬间明白了。
那不是阻断者,而是**等待者**。
早在人类发明无线电之前,就有某个文明发现了“提问”的力量,并建造了这座“静默之环”,专门用于收集宇宙中最纯粹的疑问波。他们不主动联系,也不回应,只是静静地聆听,像守夜人一样守护着“未知”的尊严。
而现在,当人类终于迈入跨星系共感时代,那个文明终于给出了提示。
林知遥睁开眼,泪水滑落。
她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:
>“原来我们从来不是第一个提问的,也不是最后一个。我们只是恰好,在这一刻,接过了火炬。”
当晚,全球孩童再次同步做梦。
梦中,他们看到小禾站在“静默之环”内部,手中拿着一块新的石子,轻轻放入环心凹槽。刹那间,整个结构激活,释放出亿万年来积攒的所有未被回应的问题??它们化作流星雨,洒向宇宙各个角落。
其中一颗,落在地球的井中。
与原有的石子并列旋转。
两个石子之间,渐渐生成一条纤细的光桥。
井底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,带着笑意与释然:
>“欢迎加入永恒的追问。”
雨终于落下。
人们依旧站在屋檐下,任雨水打湿衣衫。
但他们不再只是等待。
有人蹲下身,在泥地上写下自己的问题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