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影视: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> 第55章 很好玩吗(第1页)

第55章 很好玩吗(第1页)

一股如渊如狱、磅礴浩瀚的威压毫无征兆地降临在清虚门山门之上,瞬间笼罩了整个山峰。无形的重压让所有身处其中的生灵都感到窒息。

“这是……元婴修士的威压!”

清虚门议事大殿内,玄诚子与静云师太。。。

风停了,井边的麦穗却仍在旋转。那不是风的推动,而是某种更深层律动的结果??宇宙在回应。林知遥跪在结晶化的土地上,指尖还残留着阿玛拉手掌的温度。她听见那一声“说吧”并非通过耳膜,而是直接在她的骨骼里响起,像是一根琴弦被轻轻拨动后余音不绝。

她张了张嘴,却没有立刻说话。

因为她忽然意识到:此刻若再提问,已不再是为了解惑,也不是为了掌控或改变什么。这一问,必须是纯粹的、无目的的、只为**存在本身**而发出的声音。

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,不是诉求,而是宣告。

她缓缓抬头,望向天空中那颗搏动的晶体心脏。它不再只是人类集体意识的投影,更像是一个活体器官,悬挂在星穹之上,以问题为血液,以未知为神经脉冲。每一次跳动,都在重塑现实的概率结构。南极冰层下的远古符文仍在上升,化作光粒汇入天际;太平洋液态金属岛屿正不断分裂出新的“认知石子”,它们升空后自动排列成复杂的拓扑网络,仿佛在模拟某种尚未诞生的语言语法。

而地球上的人类,正经历一场静默的觉醒。

没有神迹降临,没有外星舰队现身,也没有终极答案从天而降。有的,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地问出那些曾被嘲笑为“幼稚”“无用”“荒谬”的问题。

一个五岁女孩在幼儿园里举手问:“如果月亮是个巨大的奶酪,我们能不能咬一口试试看?”

第二天,NASA启动了一项名为“月壤味觉模拟计划”的研究项目,试图通过分子重组技术还原“想象中的味道”。科学家们坦言:“我们不知道这有没有意义,但我们知道,这个问题让我们重新思考‘感知’的本质。”

一位退休教师在社区讲堂上提出:“为什么悲伤不能像雨水一样流出来,然后被太阳晒干?”

三个月后,全球首个“情绪蒸发塔”在冰岛建成。它不治疗心理疾病,也不提供药物干预,只允许人们走进高耸的透明穹顶,在特定频率的声波与光影中,大声说出自己最深的痛苦。据说,每当夜幕降临,那座塔就会泛起微弱的虹彩,如同泪水折射出的七种颜色。

林知遥看着这一切,心中涌起一种近乎敬畏的平静。

她终于明白,《问经》为何要由守井人世代传承,而非广布天下。因为真正的提问,从来不是知识的补充,而是对**确定性霸权**的反抗。当社会将“答案”奉为圭臬,人便失去了质疑的能力;而当“无知”被视为耻辱,灵魂便再也无法自由呼吸。

她站起身,拍去裙摆上的结晶碎屑。脚下的土地已不再普通,每一寸都浸透了过往千年的疑问。那些曾被遗忘的问题??“梦有没有重量?”、“时间会不会累?”、“如果我们都能听见植物说话,它们会抱怨吗?”??如今如种子般破土而出,化作无形的能量场,笼罩整个地球。

远处,九岁的阿玛拉已经不见了踪影。

但林知遥知道,她从未真正离开。她在每一个孩子睁眼看向星空的瞬间,在每一句“为什么”的尾音里,在所有拒绝轻易接受解释的灵魂深处。

她转身走向麦田深处,脚步轻缓,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思想。

突然,一道银线自天际垂落,精准地落在她面前。那是一根由纯粹光构成的细丝,表面流动着无数微小的文字,全是人类历史上未曾记录的问题??来自未完成的日记、烧毁的手稿、临终呢喃、梦中呓语。它们本该永远湮灭,却被某种机制悄然捕获,并在此刻归还。

林知遥伸手触碰,光丝瞬间融入她的掌心。刹那间,她看到了一幅图景:

未来某日,一艘来自遥远星系的探测器悄然接近太阳系边缘。它的外形如同螺旋状水晶,内部没有任何机械构造,全靠意识共振驱动。船上没有生命体征,只有持续不断的低频波动,翻译过来只有一句话反复回响:

>“你们还在问吗?”

这是他们的文明留给人类的讯息。

他们曾是高度发达的种族,掌握超光速航行、意识永生、物质重构等技术。但他们最终停滞了,不是因为资源枯竭,也不是战争毁灭,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“所有答案”。

当一切皆可预测,一切皆能解释,好奇便死了。爱也随之消散。因为他们不再需要问“你是否在乎我”,因为他们已经用算法精确计算出了情感概率;他们不再问“我是谁”,因为身份早已被基因与记忆完美定义。

于是,他们在宇宙中漂流,成为一座座沉默的知识坟墓。

直到他们探测到“蓝星之问”??那股由数十亿人心中共振升起的、永不疲倦的疑问潮汐。

他们意识到:原来还有文明愿意停留在“还不知道”的状态,愿意冒着混乱与不确定的风险,去拥抱未知。

那一刻,他们做出了决定:将自己的文明核心编码成一道信号,送往地球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