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工队使用的是最原始的石材与手工工艺,拒绝一切机械介入。奇怪的是,每当夜幕降临,工地上便会自动浮现出淡金色的几何图案,指引工人下一步该放置哪块石头。有人偷偷录像,却发现画面中始终有一道模糊的白影站在高处,手持一根看不见的尺,丈量着天地之间的距离。
苏瑾没有参与任何决策,但她每天都会带女儿去工地边缘坐一会儿。
孩子喜欢看那些石头一块块垒起,每当新一层完成,她就会拍手笑起来,笑声清脆如铃。有一次,她突然指着塔基中央说:“那里要放一面镜子。”
工程师起初不信,认为孩童胡言。可当他们继续挖掘地基时,竟真在三米深处发现了一块青铜残片,形状残缺,但边缘弧度显示它曾属于一面圆形铜镜。经碳十四测定,年代超过八千年。
考古团队连夜拼接,虽无法复原全貌,但在镜背铭文中找到了一行小字:
>“镜非照容,乃通心之所。”
与此同时,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奇异现象。
东京街头,一名上班族在地铁站晕倒,醒来后竟能听懂流浪猫的叫声。他说,那只花斑猫告诉他:“我已经等了你七年,你妈妈临终前托我看着你。”他冲回家翻找旧相册,发现母亲葬礼那天,确实有一只相似的猫蹲在墓碑旁。
巴黎一家医院里,一位植物人患者突然睁开眼,第一句话是对护士说:“请帮我打个电话给加沙的那个少年,告诉他,我听见了他的哭声。”经查证,这位患者五年前曾参与中东医疗援助项目,与那位少年仅有短暂接触。
最令人震撼的事件发生在亚马逊雨林深处。
一支科考队意外发现一座被藤蔓完全覆盖的金字塔,内部墙壁刻满了会发光的符号。当队员用手触摸时,符号逐一亮起,投射出三维影像:一群身穿麻衣的人围坐成圈,手掌贴地,口中无声吟唱。影像最后定格在一个年轻人脸上??赫然是陈禾的模样,但看起来更为年轻,约莫二十出头。
带队教授颤抖着记录:“这不是预言,这是回忆。我们看到的,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‘听见’世界的时候。”
消息传回云坪村当晚,天空再次裂开一道缝隙。
那条横贯苍穹的“声带”重新显现,但这一次,它不再发出低鸣,而是缓缓震动,吐出一个个音节。这些音节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,却让所有听到的人都感到内心被温柔击中。有人跪下流泪,有人张开双臂拥抱陌生人,还有人当场放下武器,撕毁作战命令。
苏瑾抱着女儿站在山顶,望着那道能量之带逐渐凝聚成形,最终化作一道桥状结构,连接天地。
她知道,这不是结束,也不是开始。
这是回应。
三年前,陈禾说:“只要他们还愿倾听,我就一直在。”
现在,世界终于给出了答案。
第二天清晨,第一座共鸣塔竣工。
塔身不高,仅九层,通体由未经打磨的原石堆砌而成,顶端镶嵌着那块青铜镜残片。日出时分,阳光斜射其上,镜面忽然折射出万道彩光,洒向四面八方。凡是被光照拂之人,皆在刹那间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,仿佛回到了生命最初的那一刻。
就在众人屏息之际,塔基周围的土地悄然裂开,一朵朵透明的花破土而出,花瓣内流转着微弱歌声。一名盲童伸手触碰其中一朵,突然喊道:“我看见妈妈了!她在叫我名字!”
人群哗然。
这些花,正是三年前陈禾吹散发卡所化的光点孕育而成。如今,它们终于完成了漫长的沉淀,迎来了盛开之日。
苏瑾蹲下身,摘下一朵递给女儿。
小女孩接过花朵,轻轻放在耳边,笑了:“爸爸说,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听见。”
话音刚落,全球十二座远古遗迹同时震动。
蒙古无言城的空碑显现出新的字迹:“此处有人真心活过。”
雷州渔夫的井底雾气凝成人形,开口说了三个字:“我醒了。”
巴黎地铁站的手掌印温度骤升至37℃,并缓缓移动,在地面划出一行小字:“我在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