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重生七零:开局打猎养家,我把妻女宠上天 > 747大学选专业(第3页)

747大学选专业(第3页)

这才是真正的防御机制。”

宴会厅鸦雀无声。片刻后,掌声自角落响起??是一位非洲女工程师,她站起身,眼含热泪:“这是我十年来,第一次听到有人为草根创新正名。”

次日上午,峰会主会场。赵振国走上讲台,背后大屏缓缓浮现一幅地图:密密麻麻的光点遍布六大洲,每一个都标注着时间、地点与技术创新名称。镜头拉近,可见云南某村小学生发明的“重力滴灌计时器”,尼泊尔少年改进的“雪崩共振预警哨”,智利渔民设计的“潮汐浮标通讯链”……

“这些都不是实验室产物。”他说,“它们诞生于厨房餐桌、田间地头、放学路上。创造者平均年龄十五岁,最小的只有九岁。他们没有经费,没有职称,甚至没有一张正式学历证书。但他们有观察的眼睛,有解决问题的决心,更有分享的勇气。”

台下,记者们飞速记录,外交官们频频点头,许多青年代表眼中闪烁着光芒。

演讲结束时,全场起立鼓掌。安娜教授走上台,递给他一枚特别徽章??联合国青年科技创新终身成就奖提名证书,背面刻着一句话:

**“真正的进步,始于对平凡之人的尊重。”**

返程途中,赵振国接到春梅的视频通话。画面中,非洲草原上的“自然之声博物馆”新增了一个展区,专门陈列来自中国的礼物:一把锈迹斑斑的螺丝刀(王秀兰捐赠)、一块刻有“青山村”字样的木牌(村民集体签名)、还有一本厚厚的手抄本??《萤火家书》,收录了过去一年全国各地孩子写给远方伙伴的信。

“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写了句话,我觉得该告诉你。”春梅笑着说。

镜头转向展板,上面贴着一张皱巴巴的作业纸,铅笔字歪歪扭扭:

>“叔叔,我昨天修好了教室的灯。妈妈说我像个科学家。其实我不是,我只是不想让大家摸黑写作业。”

赵振国闭上眼,深深吸了一口气。

他知道,这场战斗远未结束。资本仍在觊觎萤火的商业价值,官僚体系仍试图收编它的影响力,国际舆论也不断质疑这种“去中心化”模式能否持久。

但他更清楚,只要还有孩子愿意在泥地里画电路图,只要还有母亲熬夜缝制防尘罩,只要还有老人拄着拐杖走过操场去看看新装的喇叭是否正常工作……

光,就不会断。

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,已是深夜。他拖着行李走出航站楼,发现门口站着一群人。为首的竟是多年未见的老校长杨建国,身后是青山村小学全体教师,还有十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,每人手里捧着一盏灯。

“等你好久了。”老校长笑着说,“村里通了光纤,孩子们做了个新系统,叫‘萤火回音’。你现在说的每一句话,都会实时传回家乡的大喇叭。”

赵振国鼻子一酸。

他抬起头,望向星空。万里之外,南极的极光正悄然绽放;非洲的孩子们围着篝火唱起歌谣;新疆戈壁上,那台手动追日装置正缓缓转动,追逐着黎明的第一缕阳光。

他掏出手机,打开萤火APP,发布了一条全员公告:

>新任务上线:【文彬学堂】首期招募启动。

>条件只有一个:你想学。

>地址不限,形式不限,起点不论高低。

>因为知识不该设防,梦想不应限购。

发送完毕,他轻声对自己说:

“杨老师,你看,灯都亮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