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京街头,一位街头艺人弹着吉他,身后聚集起越来越多听众。他唱的是一首原创歌曲,名叫《StillISing》:
>“Theytoldmelovewasweak,
>Thattruthiscoldandclean。
>Butwhenyouholdmyhandandspeak,
>Ifeelthestarsalignunseen…”
同一时间,联合国大厦前广场上,数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自发组织了一场无声集会。他们每人手持一面小镜,将阳光反射向天空。当光线汇聚成柱时,空气中浮现出一行字迹,与麦格教授曾在墙上看到的如出一辙:
>“真正的边界,不是隔绝,而是知情后的选择。”
没有人下令,没有人指挥。
这一切,只是因为他们终于学会了倾听。
不仅是他人,更是自己内心那微弱却persistent的声音。
哈利回到霍格沃茨那天,正逢春日祭。
学生们在庭院里放风筝,五颜六色的丝线牵着梦想升上蓝天。其中一个风筝特别大,绘着一张笑脸,下方写着:“DearElla,we’restillhere。”
他站在塔楼上望着,忽然感觉有人靠近。
是纳威,手里捧着一盆新开花的植物,花瓣呈半透明状,脉络中流淌着淡淡荧光。
“这是‘心络藤’的新变种。”他说,“它现在不仅能感知情绪,还能储存记忆片段。我想……也许有一天,我们可以把它种在月球基地。”
哈利笑了。“你觉得她能听见吗?”
“不是听见。”纳威轻声道,“是感应。就像风知道树叶要落,海知道潮汐该来。她不在某一处,但她存在于每一次我们选择相信的瞬间。”
远处,一个小女孩拉着父亲的手跑过草地。
她忽然停下,仰头望着飘扬的风筝,大声问道:“爸爸!你说艾拉会不会也在天上看着我们?”
男人蹲下身,指着风筝尾巴上晃动的银铃说:“你看,每当风吹过,铃就会响。那就是她在回答:我在。”
小女孩咯咯笑着,用力跳起来,试图触碰那串清脆的声响。
风掠过山岗,穿过森林,拂过海洋,带着笑声,带着歌声,带着无数未曾说出却已被理解的话语,在这个星球的每一寸空气中轻轻震颤。
而在宇宙深处,那扇巨门依旧半开。
门后,寂静无声。
门前,一颗由亿万心灵共同孕育的光核,正稳定跳动。
一下,又一下。
像心跳。
像钟声。
像一首永不完结的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