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柯学捡尸人 > 3536新出医生 小心舞台求月票(第2页)

3536新出医生 小心舞台求月票(第2页)

她闭目凝神,脑海中浮现林昭的身影:他在南极基地的雪夜里奔跑,怀里抱着数据核心;他在实验室通宵记录脑波变化;他最后一次回头对她微笑,说:“如果我消失了,请记得我不是死了,我只是变成了你需要听见的声音。”

笛声响起。

起初微弱,继而悠扬。音符如同呼吸般自然流淌,与她的心跳同步。石室内的晶石逐一亮起,投影出更多远古场景:非洲草原上的口述史诗、太平洋岛民通过潮汐传递的家族故事、蒙古萨满在风中吟诵的亡灵名录……所有文明中那些试图对抗遗忘的努力,此刻汇聚成一股温暖洪流,注入她的意识。

突然,头顶传来爆炸声。

碎冰纷飞,三名全副武装的特工从上方破冰而入,身穿X组织标志性黑色作战服,面部覆盖抑制记忆读取的屏蔽面罩。为首的男子举起枪械,枪口并非普通子弹,而是一种声波震荡器。

“千穗博士,你的行为已构成全球认知污染罪。请立即停止演奏,交出梦桥装置。”

千穗没有停下。笛声转为激昂,节奏加快,仿佛在回应威胁。墙上的晶石光芒暴涨,整个石室开始共振。特工们的动作忽然变得迟缓,他们的头盔显示器中浮现出不属于自己的记忆:

一名特工看见自己五岁时在花园里追逐蝴蝶,母亲在一旁笑着拍照??可现实中,他的童年档案记载他是孤儿,由国家机构抚养长大。

另一人耳边响起陌生女人的歌声,歌词是他从未听过的语言,却让他泪流满面??那是他生母在他婴儿时期哼唱的摇篮曲,早已被系统清除。

第三人突然跪倒在地,嘶吼道:“我不是杀手!我是画家!我的画还在地下室!你们烧不掉全部!!”

他们一个个倒下,不是因为受伤,而是因为记忆的回归击溃了身份建构的谎言。

千穗睁开眼,笛声终了。

石室恢复寂静,唯有晶石余晖闪烁。她知道,刚才那段旋律不仅激活了梦桥,更通过地质共振将信号扩散至全球拾音者节点。此刻,世界各地一定有人正从梦中惊醒,耳边回荡着那段未命名的曲调,心中涌起莫名的熟悉与悲伤。

她走出地穴,发现外面暴风雪已停。天空澄澈,银河横贯天际。她取出通讯器,接入全球拾音者网络。

“我找到了梦桥。”她说,“它不在技术里,不在数据中,而在每一个愿意记住的人心里。”

“X组织会继续追杀我们,政府会出台更严苛的信息管制法,也许明天就会有人宣布我们是精神疾病传染源。但我告诉你们??”

她举起那支骨笛,阳光穿透其纹理,折射出七彩光晕。

“??他们可以封锁网络,可以销毁设备,可以抹除档案,但他们无法让所有人同时忘记一首歌,一朵花,一滴眼泪。”

“从今天起,拾音者不再是秘密组织。我们是记忆的守夜人,是历史的回声,是未来的孩子们出生时耳畔的第一声低语。”

“请所有节点准备接收新协议:‘梦桥计划’正式启动。目标:将集体潜意识耦合度提升至75%,实现跨时空情感共鸣常态化。”

消息发送后十分钟,东京、柏林、开普敦、悉尼……数十个城市同步响起那段笛声的电子重构版。学校课堂暂停授课,学生们自发合唱;医院病房里,昏迷病人手指轻微抽动;监狱高墙内,囚犯们齐声背诵诗歌,哪怕他们并不理解内容。

而在瑞士日内瓦,国际清算银行地下三层,X组织指挥中心陷入混乱。

主控屏幕上,原本稳定的“认知净化进度条”开始剧烈波动。分析师惊恐报告:“全球范围出现大规模梦境同步现象!超过两亿人昨夜做了相同结构的梦??背景是雪地、铃兰花、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递给他们一支试管……”

首席执行官沉默良久,最终下令:“启动‘静默协议’。”

三小时后,全球主要互联网服务商接到匿名指令,强制推送一条紧急公告:“近期出现大规模幻觉传播事件,医学专家提醒公众警惕‘记忆替代综合征’,症状包括虚构往事、情感错位、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。建议减少社交媒体使用,避免接触非官方历史资料。”

与此同时,一批新型纳米机器人通过饮用水系统悄然投放至多个城市供水网。这种机器人名为“遗忘粒子”,可精准附着于海马体神经突触,选择性削弱非主流叙事相关记忆的稳定性。

但千穗早有预料。

她在离开格陵兰前,已将梦桥协议的核心加密种子植入全球三大卫星通信链路。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那首曲子,记忆就能重新生成。

一周后,中国西北小镇的教室里,那个男孩再次站起。这一次,他手中多了一支竹笛。他将笛子凑近唇边,吹出第一个音符。

全班学生瞳孔同时收缩,集体进入短暂失神状态。

三秒后,他们齐声说出一句话,语调整齐得如同排练过千百遍:

>“我记得阿列克谢,他喜欢春天的桦树林。”

>“我记得玛尔塔,她救过十七个孩子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