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阳专心的在迪士尼的摄影棚又拍摄了……三天。
然后曹阳调整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的拍摄计划,主要是拍摄一些不太重要的戏份。
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曹阳要离开大约一个星期,接下来的拍摄,他交给了几个。。。
深夜的武夷山,风从谷底爬上来,带着潮湿的凉意。月光被云层遮住大半,只在松针尖上留下几缕银线。曹阳坐在焙间外的石阶上,手里捧着一杯刚泡好的岩茶,热气在冷空气中袅袅升腾。他没开灯,也不说话,只是静静听着屋内炭火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??那是陈守仁还在检查最后一轮茶叶的状态。
手机屏幕亮了一下,是“手艺地图”后台推送的数据报告:《盐?茶?命》上线48小时,全网播放量突破1200万,完播率高达78%,豆瓣评分9。6。一条热评写道:“看完整集,我关掉所有短视频APP,删了三个网红打卡群。”
他轻轻笑了,把手机放回口袋。这不是胜利,而是确认??观众没有失去感知真实的能力。
林疏桐披着厚外套走出来,坐到他身边。“老李今天打电话来,说自贡那边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报名学卤锅了,有个大学生说要休学一年去蹲井坊。”
“真的?”
“真的。”她靠在他肩上,“还有浙江龙泉那位快七十岁的锻刀匠人,以前从不让拍摄,现在主动联系你团队,说愿意入第三季下半部。”
曹阳点点头,目光落在远处漆黑的山脊线上。“我们拍的从来不是手艺本身,而是人与时间的关系。一旦有人看见这种关系,就会想靠近它。”
“可也有人骂你。”林疏桐轻声说,“有人说你故作高深,搞‘苦难美学’;还有自媒体写文章,说你是‘反现代化的文化清教徒’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他啜了一口茶,“但我不怕批评,只怕误解。我不是反对现代性,我是反对把一切都变成消费品。一锅盐熬十个小时,不是为了好看,是为了活命。一个人守一辈子井,不是因为浪漫,是因为责任。”
林疏桐转头看他:“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拍?第三季才刚开头。”
“下半部我想往北走。”他说,“去山西看看那位做古法推光漆器的老匠人,再去内蒙古寻访蒙古包营造的最后传人。然后……南下潮州,拍木雕;西进甘南,录唐卡绘制。”
“行程排得这么满?”
“不。”曹阳摇头,“我不是赶进度,是在追时间。这些人年纪都大了,再晚几年,可能就没人能教了。我不是导演,是抢救队员。”
林疏桐沉默片刻,忽然问:“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直播那天吗?你说‘这不是表演,是真实的生活节奏’。现在回头看,那句话像一句誓言。”
“它本来就是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夜风拂过,带来远处溪流的低鸣。黄狗不知何时也蹭了过来,蜷缩在台阶下打盹。
第二天清晨,曹阳召集研习计划的两位新人开会。电影学院研究生叫周舟,戴眼镜,话少,笔记做得极细;城市白领名叫苏晓雯,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,辞职时写了封公开信,标题是《我不想再骗人了》。
“今天不拍片子。”曹阳站在院子里说,“我们先干活。”
他们跟着陈守仁进了初制车间。老人递给他们每人一把竹筛,教他们“摇青”。动作看似简单:双手持筛,逆时针旋转,让茶叶均匀碰撞、摩擦、释放香气。但练了整整一个上午,三个人的手臂都酸得抬不起来,筛里的茶叶却依旧杂乱无章。
“你们太急。”陈守仁皱眉,“摇青不是用力,是听。你要听叶子之间的对话。”
“叶子……会说话?”苏晓雯喘着气问。
“当然。”老人闭眼示范一次,动作轻柔如抚婴孩,“哗啦??这是醒来的声音;沙沙??这是谈情说爱;嘶……这才是准备好了,可以炒了。”
周舟怔住:“所以您是靠声音判断工艺节点?”
“千百年来都是这样。”陈守仁睁开眼,“机器测水分,我们听心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