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人后的日子,许愿过的还算轻松。她并没有怎么贴补家里。周家的日子还算不错,隔几天能吃一顿荤。再说周浩对她很好。他的手里有分家得到的钱,还有一些自己私下里赚的钱。加起来有1800多块钱。这在农村算是比较了不起的了。这些钱,他洞房花烛夜当晚,就交给了许愿。许愿是易孕体质,婚后很快就怀孕了。自从她怀孕后,家里就不让她上工了。许愿去市里图书馆,找到了翻译的工作。之后每天在家里除了翻译,最多做做饭,洗洗衣服。她每月在家的收入都很高。这让婆婆和公公知道后,对她更加尊重了。周浩并不大男子主义,媳妇赚的再多,他也不会心里不舒服。只是对她更加体贴了。之后许愿生下了三胞胎,都是男孩。这让周家之前都是孙女的周父周母高兴坏了。周母给许愿坐了双月子,尽心尽力的伺候着许愿。孩子们也帮忙带着。周浩也很高兴,他在家里,也帮忙洗尿布,照顾孩子们。日子就这样平静温馨的过着。高考恢复后,她参加了,还让周浩也参加了这次考试,两人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后,带着婆婆、公公一起提前来到了京市。两人都考上了京大。来到京市后,一家人先住在了招待所。之后许愿通过精神力很快买到了房子,一家人简单收拾了一下,就搬了进去。这处房子保护的更好,前主人因为她没怎么还价,还把家里的旧家具都送给了她。这处房子离京大不远,回家非常方便。接着许愿又买了两辆自行车,一辆男款、一辆女款。在废品站买了材料,还回去组装了一辆三轮车。车上还搭了棚子,刮风下雨都不怕。家里需要的东西,也很快补充好。前主人在前后院,还种了果树、蔬菜、瓜果。他们买菜都不需要花钱。开学后,两人都是走读,没有住校。每天还按时回家吃饭。周父周母的日子,也变的轻松了,不需要下田了。周父在来京市前,就辞去了支书的职位。这些年,和小儿子一家相处的很愉快,他可不打算自己一个人留在乡下。之后许愿看到合适的房子,又买了好几套,还有好几间铺子。还找到了专门的人,修缮起来新买的房子。看周父在家闲着没事,就交给了他来做了监工。来到京市后,许愿的翻译工作一直没有停下。周浩打猎的事,倒是停了。但光他之前交给许愿的钱,也够一家人生活了。结婚这些年,周浩通过打猎去黑市卖,又赚了一万多块钱。所以在买第一套房的时候,就用着两人赚的一部分钱,合在一起买的那处房子,房产证上也是写着两人的名字。不然周家父母,肯定会住的不自在。她其它房产,都是写着自己的名字。大学毕业后,周浩进入了财政局。许愿继续读书,后来留校,做了大学老师。之后在魔都,她又买了好几套房子,原来的小院拆迁了,又分到了新的房子。两口子之后的日子,都过的顺风顺水。一辈子相伴到老。:()快穿从魂穿六零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