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意识到,他们的感情,亦是一场囚徒困境。
因为未来的事,谁也说不定。
这段感情里,他们都不知道对方是否坚定地需要自己,都不确定彼此究竟会选择合作还是背叛;他们都会害怕,一方合作,一方背叛,谁选合作,谁就吃亏。
作为“理性人”,谁也不会愿意当傻傻合作的吃亏方。
在这场困境里,囚徒选择背叛,一定比选合作更有利。
以至于——权衡的结果,必定指向双方背叛。
。。。。。。
潘岳心里埋了颗发芽的种子——
他愿意选择合作。
可朱时宜呢?
未来的朱时宜呢。
未来的朱时宜,最好的选择,就是背叛。
以她的条件,她不需要他。
对方的选择已然确定,纳什均衡条件出现。
如此看来,这场博弈的解,已有答案——
作为一名理性人,于己,他必须放弃,选择背叛,才能保持个人利益最大化。
纳什均衡,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认证。
这就是这场博弈最好的结果,也是他曾经,亲口告诉过朱时宜的道理。
。。。。。。
“昶子,”潘岳心力憔悴,“有烟吗。”
林昶任瞟他一眼,眼神复杂。
他起身朝休息室去:“。。。。。。我问问Neil。”
潘岳闷闷应了声。
理性权衡的一切,符合理论、符合科学。
这是他一贯的思维方式。
。。。。。。
有那么一瞬,心脏猛地抽搐,撕裂般的疼。
扯着胸口,潘岳又灌了口酒。
“昶子,”他忽然叫住林昶任,“不用了。”
林昶任顿住脚步:“。。。。。。不抽了?”
“嗯。”
。。。。。。
他戒过游戏、戒过烟。
戒断,总是难受。
但他都能成功。
她这个瘾;
他也能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