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国公一出场,群情激愤的百官们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。整个广场上连大声喘气的都没有。尤其是在刚刚收拾了一个正三品大员的情况下。看着宛如鹌鹑的百官,御阶上方的朱见深眼底透露着一丝痛快。闹啊,你们接着闹啊!你们不是闹得很痛快吗,都敢逼宫了,怎么现在怂了?看来你们还是有害怕的啊!痛快过后,朱见深的心中就是恼怒。这些臣子,不怕他这个皇帝,反而怕镇国公。是欺他这个皇帝年幼吗?朱见深眼睛微眯,这个账,他记下了。来日方长!大家走着瞧!这时,站在御阶下方的镇国公再次开口:“今日的朝会就到这里吧,你们下去好好想想,接下来要怎么做。”“下次朝会,老夫等着你们的回答。”站在朱见深身旁的总管大太监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镇国公宣布朝会结束,这就是喧宾夺主,僭越之罪啊!他先看看朱见深,又看看于谦。好在这时朱见深向他示意,让他不用纠结。“散朝!”朱见深起身,率先离开,同时嘱咐身边的大太监,请镇国公和于谦到御书房。今日的朝会持续的时间很短,但却给朱见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。他从小就听着镇国公的故事长大,但直到今日,却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了镇国公的可怕。怪不得他敢在几年前掀起大案,屠杀那么多人。不由得,朱见深的心中升起了对镇国公的忌惮。这是属于皇帝的本能。对任何能威胁自己的人都会忌惮。哪怕他还年幼,但确实是皇帝。朱见深一路走到御书房,一言不发。今日的事给他的冲击很大。镇国公回到朝堂,对他来说也不知是好是坏。只希望在他成年及冠之后镇国公就寿终正寝,这样也免得他难做。或者,像正统朝一样,让他顺利接手朝政。朱见深脑海中的想法很多,也很乱。一边是皇叔驾崩前和自己说的话,一边是刚刚大朝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。他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的。镇国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!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就目前来说,只要镇国公在朝堂之上,那朝堂就乱不了,党争也不会出现。于国家、于他而言都是最有利的。朱见深回到御书房没多长时间,杨轩和于谦也到了。总管大太监进来禀报。“快请!”朱见深连忙道。随着杨轩和于谦走了进来,朱见深也站起了身,表达对镇国公的尊敬和重视。“老祖,方才您一出现在朝会上,百官连大气都不敢出,属实是痛快。”“这些日子,朕被他们搅得烦不胜烦。”“连于先生都被他们诬陷成大奸之人。”“朕心里实在是憋屈,还好老祖你来了。”“不然朕真不知道今日大朝会要如何收场!”朱见深说道,脸上还带着痛快的笑容。“陛下勿忧,百官之所以敢如此,无非就是因为陛下年幼,皇权式微。”“若是待陛下成年,重振皇权,这朝堂之上将会只有陛下一个人的声音。”杨轩看着朱见深说道。“老祖还是称呼我为见深便好,这又不是在朝堂上。”朱见深说道,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。不管将来他和镇国公如何,但就目前来说,他还需要仰仗镇国公的威望,稳定朝堂。“如此,那老夫便不客气了。”杨轩是真的不客气,直接就对着朱见深称呼起见深来。按照辈分,杨轩这么称呼是没有任何问题。可朱见深是皇帝,而且他和朱见深的关系也没有那么亲近。可以看到,在杨轩称呼见深的时候,朱见深的神色略微有些不自然。尽管他已经在很努力的掩饰了,但还是没有逃过杨轩的眼睛。他太嫩了!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。杨轩则不在乎这些,在他的眼里,朱见深就是一个小辈。皇帝又怎样?你爷爷小的时候我还打他屁股呢!“老祖,你瞧,光顾着说话了,都忘记给您看座了。”“来人,快给镇国公和于先生看座。”朱见深的话刚说完,总管大太监便给杨轩和于谦搬来了凳子。杨轩四平八稳的坐在上面,而于谦则是只坐了不到一半。待两人坐下,朱见深也坐在了自己的龙椅上。他看着杨轩,笑道:“如今老祖出山,坐镇朝堂,那我也可以放下心学习了。”“就是不知老祖还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?”闻言,杨轩摇摇头。“朝中之事,有于谦便好,我就不瞎掺和了。”“接下来我会待在京师,防止有小人作祟。”听到这话,朱见深心中松了口气。他还真怕镇国公跟自己要权力。若是镇国公开口,他能拒绝吗?他想了想,拒绝不了。因为就算他不给,难道凭借镇国公的威望,就做不了事吗?军中可是有许多将领跟着镇国公出征过的,受过镇国公的恩惠。只是如此一来的话名不正言不顺罢了!“也是,老祖年事已高,朝中之事又劳心劳神,既然老祖不愿,那我也不勉强。”“若是老祖什么时候改变主意,随时都可以跟我说。”朱见深道。“嗯。”杨轩轻轻颔首。接下来,三人又随意聊了一会儿。太皇太后身边的太监过来说是太皇太后要见镇国公,请镇国公过去呢!见此,杨轩站起了身,“既然是太皇太后召见,自当前去!”“见深,我先过去了!”杨轩又回头和朱见深说了一声。“老祖请便!”朱见深道。太皇太后身边的太监脑袋压的低低的,刚刚陛下和镇国公的交流,好像不是自己应该听见的。“劳烦公公带路吧!”杨轩对太皇太后身边的太监说道。“镇国公,请!”后者面向朱见深行礼告退,随即便领着杨轩离开了。待杨轩离开后,朱见深看向于谦:“先生,我们今日上什么课?”……:()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