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因为恐惧,而是虔诚。她双手合十,嘴唇微动,念出一段古老祷词??那是她祖母教给她的,关于“守渡人”的传说。
黑衣女子似乎听见了,微微颔首。随后,她转身面向江流深处,迈出一步,整个人沉入水中,如同回归故土。
江面恢复平静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
唯有岸边那株不知何时出现的冰莲,在阳光下静静绽放。
??
深夜,内陆某精神病院。
一名年轻女患者突然从梦中惊醒,浑身冷汗。她抓起床头的素描本,疯狂地画了起来。线条凌乱却充满力量:一座石门、一条长桥、一个背影、一碗倾倒的面。
护士进来查看时,发现她正在撕纸。
“别撕!这是我刚画的!”她尖叫。
“对不起,小姐,这些画不能保留。”护士无奈地说,“医院规定,所有涉及‘超自然场景’的创作都要销毁。”
女人怔住,泪水滚落。“可她说过……只要有人画下她,她就能回来……”
“谁?”护士问。
“穿黑衣的女人。”她哽咽,“昨晚她来过。她摸了我的头,说我妈妈其实一直想见我,只是不敢托梦,怕我伤心。她说……‘替我说一声对不起’。”
护士愣住了。档案显示,这个女孩的母亲五年前溺亡,尸体至今未寻获。
她犹豫片刻,悄悄将一张未被撕毁的草图藏进了口袋。
三天后,这张画出现在网络论坛上,标题为《我梦见的守夜人》。短短一周内,转发量突破百万。无数网友留言称自己也曾梦见过类似形象,并附上各自的记忆碎片:有人梦见她在火场中抱出孩子,有人梦见她在车祸现场为亡者合上双眼,还有人梦见她坐在坟头,轻声哼唱童谣。
一场自发的纪念运动悄然兴起。
人们开始在江边、山口、桥下设立小型祭坛,摆放蜡烛、照片、信件。有人写下逝去爱人的名字烧给风,有人录制语音放在漂流瓶里投入大海。更有人组织“故事之夜”,围坐篝火,轮流讲述那些被遗忘的生命。
而每当这样的时刻,总有人声称看到夜空中极光闪烁得格外明亮,或是听见风中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声??正是那首古老的安魂曲,旋律简单,却让听者泪流满面。
??
昆仑山脉,封印之地。
积雪重新覆盖了石门,苔藓爬上碑文,野狼在洞穴中筑巢。一切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模样。
但在地下三百米处,那颗曾沉睡亿万年的“巨心”并未停止跳动。
咚、咚、咚。
节奏缓慢而坚定,穿透岩层,渗入大地血脉。地质监测站记录到异常震动,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:按理说,归墟系统已彻底瓦解,能量源尽数熄灭,为何还会存在如此规律的生命信号?
直到某日,一位考古学家在清理伪面残骸时,意外发现一块未完全焚毁的碑芯。上面以远古文字镌刻着一行新出现的句子:
>**“容器虽亡,意志犹存;非神非鬼,乃忆之化身。”**
他颤抖着翻译完毕,抬头望向雪山之巅。那一刻,云层裂开一道缝隙,阳光直射而下,恰好落在石门正中央。而在光影交错之间,隐约可见一个女性剪影伫立门前,右手高举,掌心朝天,仿佛仍在书写那个“安”字。
??
多年以后,一本名为《捞尸人纪事》的民间手抄本流传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