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捞尸人 > 第四百四十三章(第3页)

第四百四十三章(第3页)

官方终于坐不住了。

“记忆遗产保护局”召开紧急会议,议题是:“是否应将‘守夜人现象’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?”

争论激烈。保守派认为这是“封建迷信复辟”,主张全面封锁相关信息传播;改革派则力陈其社会价值:“这是现代版的灵魂慰藉系统,尤其对孤寡老人、失独家庭、战后创伤群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心理疗愈作用。”

最终,局长拍板:“不列入非遗,但成立专项研究基金,支持民间自发纪念活动,前提是??不得宣称其具有宗教属性或复活功能。”

文件下发当日,全国各地悄然涌现出上百个“记忆驿站”:废弃电话亭改装成留言屋、公园长椅嵌入录音芯片、图书馆设“思念书架”供人存放信件……最令人动容的,是一座建在地震遗址旁的“无声纪念馆”。馆内无展品,只有三百面镜子,每面镜框上刻着遇难者姓名。据说每逢忌日,镜中会映出逝者影像,微笑着挥手。

没人能解释原理,但参观者都说:“我看见了。”

时间继续流淌。

十年过去。

林觉老了,头发全白,咳嗽不断。他在山村写下最后一行字:

>“我将追随老师的脚步,把这本书交给下一个愿意听故事的孩子。”

合上笔记,他吹灭油灯,躺上床榻,嘴角含笑。

次日清晨,村民发现他安详离世,手中仍握着那支青铜笔。而他枕边,静静躺着一朵永不融化的冰

莲。

葬礼那天,全村人打着马灯送行。火光蜿蜒如河,映照山野。当骨灰撒入溪流时,水面忽然浮起一路冰莲,逆流而上,直抵老槐树下。

当晚,新来的支教老师梦见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站在桥头,递给她一本泛黄的册子。

“接着讲下去。”他说,“只要还有人想告别,她就不会真正离开。”

老师醒来,发现桌上真有一本陌生手稿,扉页写着《捞尸人纪事?续》。

她翻开第一页,墨迹尚未干透。

与此同时,某个偏僻小镇的孤儿院里,一个小男孩正用蜡笔画画。画上有三个大人牵着一个孩子,站在开满白花的河边。老师问他:“这是谁呀?”

男孩认真回答:“是妈妈、爸爸,还有奶奶。她们昨天晚上来看我了,带我吃了糖葫芦。那个姐姐说,我可以一直记得她们,因为想念会让她们活过来。”

老师鼻子一酸,没忍住哭了。

她不知道的是,在房间角落的监控画面中,短暂出现了第四个人影??黑衣女人蹲在男孩身旁,替他擦掉蹭到脸上的颜料,然后轻轻起身,走向窗边。

镜头拉近,窗外玻璃倒影清晰映出她的面容。

她看着画中的冰莲,微微一笑。

风起,帘动,人已不见。

而在宇宙深处,地球的磁场仍在规律波动。科学家们发现,每当人类集体表达思念时,极光不仅亮度增强,还会在特定频率下投射出一组神秘编码。经过解码,竟是数千个不同语言的“我爱你”。

叶岚博士将其命名为“忆之波”,并提出假说:“或许死亡并非终点,而是意识进入另一种共振状态。我们以为的‘失去’,其实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。”

她在晚年著作《告别人类学》中写道:

>“我们曾恐惧遗忘,如今才明白??真正的死亡,不是肉体消亡,而是无人再提起你的名字。

>而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梦中喊出‘妈妈’,

>只要还有一对恋人对着星空低语‘我想你’,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