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8章
但这样往往存在一个问题,那就是负责筛选的人不懂专业,只会按部就班走流程,未必能筛选出最合适的人选。
一般来说,长官拟定的人选必须大于等于三个,这样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。
甪里言专门提及此事,意思就非常明显了,他想安排个相熟的人当这个谏议大夫。
可非女帝指定的都需要经过吏部考核,其结果就不可控了。
只是甪里言这样操作就比较“迷”了。
他既然想要内部操作,直接找吏部打个招呼就是了。
以他侍中的身份,加上他在朝中的官声,只要人选没什么明显问题,这个面子吏部还是会卖的。
略作沉吟,他看向甪里言,说出心底疑惑。
甪里言无奈笑道:“实不相瞒,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尤其是吏部。
一旦此事告到陛下那里,本官面上也挂不住。
且此人心气极高,一旦知道自己是通过这种手段成为的建议大夫,势必会自我怀疑。
他虽不及许大人才思敏捷,相貌堂堂,少年得志。。。。。。”
许良听得暗暗咋舌。
这甪里言分明是不擅此事,却分明是赶鸭子上架,硬着头皮来找他的。
他有些好奇了,究竟是何人,竟能当得起甪里言如此评价?
“此人名为尹墨林,乃是前安定州府尹尹堂之子,此子饱读经史,于内政一道颇有见解,乃是上届科举的进士。。。。。。
他自幼受其父尹堂亲自调教,深得其治政精髓。
不瞒你说,本官曾去过安定州,那时尹墨林才十一岁,已然能够协助其父处理州府事宜。。。。。。
只是他有些口吃,且是内秀,想要通过吏部的问答式考核,怕是有些困难。”
“本官可以名声担保,其他几人虽有才干,与他相比却明显不如。
且他们的才干也不在内政谏言上。。。。。。
此子只消锤炼几年,必是理政的一把好手。。。。。。”
许良仔细回忆尹堂,官声确实不错。
便连顾春来都说,地方上举办武举的,安定州的重视程度如科举一般。
且一切事宜井然有序。
至于其儿子尹墨林,许良没听说过。
但从其考上进士却不是什么三甲来判断,应该是其真才实学。
毕竟像他这种有身份有背景的纨绔子都被刷了下来,可见大乾的科举还是还是很公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