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影视编辑器 > 第163章 一升再升(第2页)

第163章 一升再升(第2页)

周正杰倒吸一口凉气:“你要碰宫里的账?”

“水既然已经浑了,”苏宁轻声道,“不如让它更浑些。”

窗外,初夏的夜风突然急了,吹得海棠枝叶簌簌作响,仿佛一场暴雨即将来临。

嘉靖四十二年的盛夏,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溽热之中。

每日卯时三刻,苏宁便已出现在翰林院那扇朱红大门前。

晨光中的翰林院别有一番景致。

古柏上的露水尚未干透,几个老翰林正在院中慢慢踱步,手中捧着《贞观政要》或是《资治通鉴》。

见到苏宁,他们都会微微颔首,却不多言。

苏宁的书案设在翰林院东厢,紧挨着存放档案的架阁库。

这里原是存放前朝实录的地方,空气中常年弥漫着陈年墨香和书卷特有的霉旧气味。

“苏修撰今日来得早。”

管理架阁库的老吏姓陈,已经在翰林院当了四十年的差。

他颤巍巍地打开沉重的铜锁,将一叠黄册搬到苏宁面前。

“这是嘉靖三十年的盐课总册,苏修撰要的。”

“有劳陈老了。”苏宁接过册子,轻轻拂去封面的灰尘。

陈老吏却不急着离开,佝偻着身子低声道:“这册子。。。。。。三年前王御史也借阅过。

苏宁抬眼看着老吏浑浊的双眼,会意地点点头:“晚辈明白。”

翻开厚重的册页,密密麻麻的数字扑面而来。

两淮盐场、长芦盐场、山东盐场……………

每一处的课税数额都记载得清清楚楚。

但细看之下,就能发现其中的蹊跷:同样是年产万引的大盐场,课税数额却相差悬殊。

“苏兄在看盐课册?”

一个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。

苏宁不动声色地合上册页,起身拱手:“李检讨。”

来人是比他早三科的庶吉士李维正,如今已是翰林院检讨。

他随意地在苏宁对面坐下,目光扫过桌上的盐课册。

“这些陈年旧账,看着实在无趣。李维正笑道,“听说昨日徐阁老在经上,又提起苏兄那首《观漕运》了。”

“不过是些浅见,让李兄见笑了。”

“浅见?”李维正摇摇头,“如今这满京城,谁不知道苏修撰的才名?连裕王爷,前日来翰林院,都特意问起你呢。”

苏宁心中微动,面上却依然平静:“王爷厚爱了。”

送走李维正,苏宁重新翻开课册。

这一次,他取出一张白纸,开始抄录几个关键数据。

墨迹在宣纸上慢慢晕开,就像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。

午时刚到,一个小内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。

“苏修撰,徐阁老请您过府一叙。”

内阁值房设在文渊阁后的小院里,与翰林院仅一墙之隔。

徐阶正在批阅奏章,见苏宁进来,只是指了指旁边的座位。

“看过盐课册了?”

“回阁老,正在看。”

徐阶放下笔,揉了揉眉心:“看出什么了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