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影视编辑器 > 第164章 万历出生(第2页)

第164章 万历出生(第2页)

“殿下请看。”苏宁不待裕王说完,已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布,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。

那是一幅精心绘制的《九边军费图》,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镇军费开支。

“嘉靖三十年至四十年,朝廷为修缮长城,共耗银八百余万两。”苏宁的手指划过图上蜿蜒的曲线,“而同一时期,戚继光将军在东南抗倭四年,总计仅耗银二百四十万两。”

书房内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。

长史李翔再也坐不住,起身劝道:“苏纪善,这些数字还是……………”

“让他说完。”裕王抬手制止,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幅图。

苏宁又展开另一幅漕运图:“但若没有漕运,边数十万将士,连每日的馕饼都吃不上。去年通州仓亏空,大同镇就曾断粮三日。”

他走到两幅图之间,声音清朗:“修长城如治病,治标;通漕运如养生,治本。梁惠王之失,在于只知筑城自守,却不知疏通国脉、富民强兵才是根本。”

一位老学士忍不住反驳:“苏纪善此言差矣!长城乃祖宗成法,岂可轻议?”

“正是要议!”然而裕王却是突然拍案而起,眼中闪着兴奋的光,“这才是经世之学!不是死读经书,而是学以致用!”

他快步走到图前,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标注:“所以先生的意思是,朝廷应该在保证漕运通畅的前提下,酌情调整边防开支?”

“殿下明鉴。”苏宁躬身道,“臣以为,治国如弈棋,须知轻重缓急。现今北房暂息,倭患未平,漕运关乎国本,理当优先。”

裕王若有所思地点头,随即转向长史:“传孤王令,自明日起,经不必再拘泥于旧章。苏先生可随时入府讲学,所需图册典籍,一律准用。”

待众人退下后,裕王特意留下苏宁,指着那幅漕运图低声道:“先生可知,这幅图若是传到严世蕃那里。。。。。。”

“臣明白。”苏宁平静地收起图卷,“但有些话,总要有人说。”

窗外,春雪初融。

裕王望着这个比自己还年轻十几岁的讲官,忽然笑道:“孤王现在明白,徐阁老为何非要让先生来王府了。

嘉靖四十三年的春夜,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京城。

已近子时,十五岁的苏宁在裕王府的房内就着烛火批注《资治通鉴》,忽闻一阵急促的叩门声。

开门一看,是个浑身湿透的黑衣人。

待他摘下斗篷,苏宁心中一惊,竟是徐阶身边最得力的心腹徐禄。

“苏先生,”徐禄不及寒暄,从怀中取出一份密折,“明日早朝,严党要劾你蛊惑亲王,离间天家。

烛火跳动,映出密折上严整的字迹。

上面罗列了苏宁在裕王府讲学的种种“罪证”:擅议漕运、妄评边务、甚至将王府经筵比作“石渠阁议”,这在前朝可是专指朝臣议政之处。

徐禄压低声音:“阁老让在下转告:裕王府从来不是避风港,而是炼丹炉。真金不怕火炼,但也要懂得在火中自保。”

他话音刚落,窗外传来巡夜侍卫的脚步声。

徐立即披上斗篷,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雨夜中。

然而苏宁却是满脸的兴奋,独眼龙对自己攻讦越凶,裕王便是会对自己更加的器重。

要知道真正的王者还在裕王妃李氏的肚子里孕育着,历史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有很多很多。

次日五更,皇极殿内灯火通明。

果然,朝会进行不到半个时辰,严世蕃便手持玉笏出列:“臣要弹劾裕王府纪善苏宁,借讲学之名,行蛊惑之实!”

他声音洪亮,在殿内回荡:“苏宁教唆王爷过问漕运、评议边务,更将王府比作议政之所。此等行径,分明是要离间天家,其心可诛!”

龙椅上的嘉靖帝半阖着眼,手指轻轻敲击扶手,看不出喜怒。

严世蕃乘胜追击:“臣请将苏宁下诏狱,彻查其与朝臣往来!”

殿内气氛顿时剑拔弩张。

徐阶闭目不语,几位清流官员面露忧色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