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影视编辑器 > 第165章 蒙学老师(第2页)

第165章 蒙学老师(第2页)

苏宁点头:“我要他们主动跳出来。记住,放出消息后,全城戒严,所有城门关闭,鹰犬全部出动,盯死每一个可疑人物,尤其是英国公府、礼部尚书宅邸、以及工部侍郎王?的别院。”

计划既定,三人分头行动。

次日上午,刑部门前果然聚集大批官员与士绅,不少人手持请愿书,要求“严惩妖言惑众之徒”。甚至连几位翰林学士也联名上书,称“徐案已结,不宜再生波澜”。

然而等到午时三刻,刑部尚书亲自主持仪式,打开所谓的“忏悔书”??却发现里面空白无一字。

全场哗然。

就在此时,东华门突然传来急报:一队身穿锦衣卫服饰的武装人员试图强行出城,被守军拦截,双方爆发冲突!经查,这些人所持腰牌均为伪造,身上搜出火器与密信数封,其中一封赫然写着:“事成之后,拥立楚王为帝”。

“楚王?”海瑞猛地站起,“先帝第七子,早年因母妃涉巫蛊案贬居湖广,至今幽禁!”

苏宁闭上眼,心中已然明了。

这一切的背后,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废立之计!他们打着“清君侧”的旗号,实则意图颠覆皇统,另立新君。而所谓“徐家遗孤归来”,不过是他们用来煽动民间情绪、制造混乱的工具。一旦京城陷入动荡,边军便可借口“勤王”入京,届时乾坤倒转,新政尽毁,天下重归旧阀手中!

“立刻封锁九门!”苏宁厉声下令,“派快马通知京营提督,加强皇宫防卫!同时传旨湖广,严密看管楚王,若有异动,格杀勿论!”

与此同时,陆昭率精锐突袭英国公府。虽遭激烈抵抗,终在其地下密室查获大量兵器、铠甲及往来书信。信中明确记载:英国公承诺提供五千家丁为“义军”先锋,礼部尚书负责联络朝中反对派集体罢朝,工部侍郎王?则掌管军械供应,并约定于三月十五夜子时举事,以放火为号。

证据确凿,人赃并获。

隆庆帝览奏震怒,当即下诏:英国公张懋削爵囚禁,待审;礼部尚书革职查办;王?押赴午门斩首示众,抄没家产;其余涉案者,不论品级,一律交都察院严鞫。

行刑当日,南京雨如倾盆。

王?被推出菜市口时,面如死灰。临刑前仰天长叹:“我只是棋子……真正想改天换日的,从来不是我们……”

刀光落下,血溅三尺。

与此同时,徐延年被带至乾清宫偏殿。隆庆帝亲自召见,上下打量许久,方问道:“你当真是徐敬甫之子?”

青年跪地叩首,声泪俱下:“臣母乃萨摩藩商人之女,父在世时常言思乡之苦。臣自幼习汉文、读诗书,五岁离国,二十载不忘故土。今归来非求富贵,唯愿父名得雪,忠魂安息。”

隆庆动容,命人取来徐敬甫旧档比对血脉特征??据记载,徐敬甫右耳后有一朱砂痣,形如米粒。查验之下,徐延年竟有相同印记。

“天意……真是天意啊。”皇帝喃喃。

三日后,圣旨再下:正式追复徐敬甫原职,赐谥“忠毅”,建祠祭祀;徐延年授正六品锦衣卫百户,赐宅一所,田五十顷,以慰忠良之后。

然而苏宁却未因此松懈。他知道,真正的幕后黑手或许仍未现身。那些藏在历史阴影里的势力,不会因一次挫败便彻底退场。

清明过后,他启程南巡,名义上是视察清丈成果,实则暗访沿海防务。

途经杭州时,他在西湖边上偶遇一位老渔夫。老人听说他是“那个替百姓说话的苏大人”,颤巍巍捧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。

“这是我祖父传下的东西,说是当年同源号沉船时捞上来的。里头有块铜牌,刻着‘同源’二字,还有半张地图,不知通往何处。”

苏宁接过铁盒,打开一看,心头猛然一震。

那地图残片上绘有海岸线与星象标记,旁边一行小字:“藏宝于琉球以南,候主归焉。”

“琉球?”他喃喃。

随即想起海瑞来信提及:近日有数艘无旗商船频繁出入琉球那霸港,船上人员皆操闽浙口音,却悬挂日本旗帜。当地守将欲查,反遭恐吓,称“此乃天皇敕令,不得干涉”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