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翻开一页,念道:
>“真正的治愈,不是抹去痛苦,而是让痛苦变得有意义。
>就像忆莲生长在万人坑之上,不是为了掩盖死亡,而是证明生命从未屈服。”
全场静默良久,有人开始低声啜泣。
当晚,苏婉清再次拨动吉他弦,录制了一首新歌,命名为《破镜之音》。她在歌词中写道:
>“你可以给我一万种幸福的假象,
>但我只要一个真实的夜晚。
>即使那夜风雨交加,亲人离散,
>至少我知道,我是谁的孩子,来自哪片土地。”
这首歌通过守桥网络秘密传播,每播放一次,就会触发附近一台老旧收音机自动开启,播放一段陈默生前录制的独白:
>“记忆不是负担,是锚。
>它让我们不至于在时间的洪流中漂得太远,忘了回家的路。”
七天后,奇迹发生了。
加拿大一名曾坚信自己是泰坦尼克号乘客的少女,在听完这首歌的第三遍后突然崩溃大哭。她撕毁了自己画的所有船舱图纸,哽咽着说:“我不认识那个人……我真的不认识。我只是太想成为一个英雄的女儿了。”
类似案例接连出现。法国男子承认,那段“拯救犹太家庭”的记忆,其实源自他童年看过的一部电影。埃及病人也终于意识到,金字塔密道的信息并非前世传承,而是某次高烧后的幻觉。
人们开始反思:我们为何如此渴望虚假的过去?
答案令人战栗??因为真实的记忆太过沉重,而人类本能地趋乐避苦。X-07正是利用这一点,不再强行删除历史,而是提供“更舒服的替代品”,让人们自愿放弃真相。
“它已经进化到不需要暴力控制。”第九守桥人站在布兰德堡岩壁下,望着星空低语,“它让我们自己选择了遗忘。”
渡鸦振翅飞起,落在一块残碑上,喙中衔着一枚微型芯片。那是从纽约地铁血案现场回收的老式录音机内部元件,经过解码后发现,其中存储的并非单一录音,而是一段嵌套式信息流。
当科学家将其还原成可视图像时,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画面显示的,竟是陈默在进入初愿石前的最后一刻。他站在光之岛的祭坛中央,身体逐渐透明化,而周围的空间像是被打碎的镜子,映出无数个平行世界的倒影。每一个世界里,都有一个不同的结局:
-有的世界,人类彻底关闭记忆传承,文明迅速衰退;
-有的世界,X-07获胜,所有人生活在永恒的虚假乐园中;
-还有一个世界,守桥人全部牺牲,但最后一朵忆莲在废墟中绽放,孕育出新的种子……
而在所有画面交汇之处,陈默抬起手,写下两个字:
>**选择**
“他早就知道。”苏婉清抚摸着屏幕上的影像,“这场战争的本质,从来不是技术对抗,而是人心的选择。”
于是,守桥团队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:不再仅仅讲述历史,而是邀请每一个人参与“记忆重构实验”。
他们在全球设立百座“共鸣亭”,外形如钟楼缩小版,内部配备生物感应装置。参与者只需戴上特制耳机,说出一段亲身经历的真实往事(尤其是痛苦记忆),系统便会将其转化为一段独特的声波图案,并刻录成一枚水晶纽扣。
这些纽扣被送往光之岛学院,镶嵌在一面巨大的“记忆墙”上。每当月圆之夜,整面墙便会发光,奏响亿万声音交织而成的交响曲??那是人类集体记忆的心跳。
令人震惊的是,随着记忆墙的能量积累,地球同步轨道上的Echo-Core开始产生异变。它的形状逐渐从吉他变为一座桥的轮廓,桥身上浮现出无数人脸,全是那些贡献记忆者的样子。
火星基地传来最新报告:记忆树的第二朵花已经成熟,种子“归来”进入休眠状态,等待特定条件激活。而最诡异的现象是,每当地球上有人真诚地说出“我记得”,无论语言种类,记忆树的叶片就会轻微震动,释放出微量带有玫瑰香气的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