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2章
梁郡西南,卓子房提前在渡口西北布置军营,两万天策军严阵以待。
这里是长江支流的渡口,虽非关键,武朝寸土必争,好不容易收复此地,并不想再拱手相让。
拓跋评的十五万大军成功安营扎寨之后,便留副将守营,自领十万兵力,带上大量的盾车与盾兵,杀向卓子房的渡口军营。
迎接拓跋评军团的,是后方的上百架回回炮。
拓跋评的部队才刚杀到渡口附近,上百枚石弹从天而降,配合后方的上百架三弓床弩,矢石齐发,连绵不绝。
大量的西秦投石、盾车连人带器械被石弹砸碎,相关兵种也被被弩矢当场射杀。
反观西秦,面对天策军有条不紊的严密防守,投石无法接近有效射程,弩箭又不能击穿天策军的甲盾,因此步军也始终无法突破。
而骑兵攻打城寨的能力又远逊于步军。
这十万大军,真正适合战斗的有六万,后方四万人负责后勤和替补。
拓跋评的前军连攻数日,却是久攻不下。
卓子房在这里安设的两万精锐,始终不动如山,损失微乎其微。
而拓跋评的部队已经折损超过四千。
渡口久攻不下,拓跋评当机立断,改派五千骑兵袭扰梁郡,自己在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布防,禁止靖云生的部队登岸。
由于拓跋穹将重心转向与梁萧本土决战,西秦在长江的船只都被收回境内长江支流附近的船坞,以防天策军抢夺,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西秦水军的弱势。
燕云之地,邺城。
慕凌生统合留守燕云的军团,对朝歌虎视眈眈。
他收到了梁萧的军令,等待梁萧击破拓跋穹,便要趁势收复朝歌!
琅琊以西,泰山以南,应天西北。
秦勋已经率部在此,严阵以待。
西秦的北王拓跋洪,率领主力,与秦勋对峙于黄河支流。
这一带河流纵横交错,需要大量的战船。
但武朝的黄河水军已经控制了这一带的水道,不利于西秦进攻。
即便如此,拓跋洪依然派遣步军,搭建浮桥,向秦勋的城寨出击,牵制秦勋主力。
依照拓跋穹的战略,西秦南北双王的主要作用,乃是牵制梁萧羽翼。
真正的主力正在拓跋穹的带领下,与梁萧对峙,誓要夺回三郡,再直取徐州。
这一带,也是最适合西秦集中兵力的地带,同时可以防备中原铁骑深入后方,袭扰运粮队。
面对拓跋穹的牵制之策,梁萧却是不为所动,每日训练士卒,只等时机成熟。
百万大军在前线的消耗,足以拖垮整个西秦,在今年春耕来临之前,拓跋穹不可能不出兵。
否则,西秦将会有数百万劳动力来不及参与春耕,后果不堪设想。
但梁萧并不打算以拖待变,以免中原疲敝,反不利于天策军迅速收复中原。
因为获取补给的难度将会剧增,天策军不可能去劫掠百姓仅存的余粮。
天策军俨然一副坚守不出的姿态,意在诱敌深入
拓跋穹深知自己必须速战速决,因此加快往前线集结部队,进逼梁萧的大本营。
但梁萧还是派遣常念侠,领中原铁骑,往前线施压,与西秦铁骑展开交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