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人间有剑 > 第四百三十章 不过两人之事尔(第1页)

第四百三十章 不过两人之事尔(第1页)

第二日,大年初一,一群人赶赴浮游山,是步行,不过浮游山主还是激动不已,他早已经传讯回山,老真人不愿意太过张扬,但浮游山肯定提前要筹备老真人的下榻之处。

高?跟阮真人走在队伍最后,两哥俩闲聊一路见闻,倒是随意。

“高老弟,一张俊脸就这么藏着了?”

阮真人笑着打趣,“高老弟不露真容,世上少一风景啊。”

高?嘿嘿一笑,“先藏着吧,在老哥面前展露真容,实在是欺负人啊。”

阮真人啧啧道:“你还真别说,老哥我年。。。。。。

春雷在云层深处翻滚,如远古巨兽的低语,一声声撞向大地。那小男孩从梦中惊醒,手中竟真握着一支笔??非竹非木,通体泛青,似由莲茎缠绕而成,顶端一点晶莹,宛如露珠凝而不落。他怔怔望着窗外,雨丝斜织,莲林摇曳,心井方向隐隐有光透出,像是谁在井底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灯。

他赤脚跑出门,泥水溅上裤腿也不顾。村中老人正围炉夜话,见他奔过,摇头笑道:“又是个被井选中的孩子。”没人阻拦,仿佛早已知晓这一刻终会到来。他一路跌撞至井边,跪坐在石台前,呼吸微颤。井水平静如镜,倒映着他稚嫩的脸,忽然,水面涟漪轻荡,浮现出一行字:

>“你已读过前章,现在,请写下你的那一句。”

他低头看手中的笔,不知为何,指尖竟自然地动了起来。铃兰花茎笔触纸即化,无需墨汁,字迹自生。他写道:

>“从前,有一个孩子,他想让世界变得好一点点……”

笔尖顿住,仿佛耗尽了力气。可就在这瞬间,整口井轰然震动,水柱冲天而起,在空中散作万千光点,如萤火升腾,又似星辰坠落人间。那些光点纷纷没入四野,有的飞向深山古寺,有的潜入市井陋巷,有的飘进牢狱铁窗,有的落在战地残垣。凡所到之处,人心微动,仿佛沉睡的种子听见了春讯。

三日后,江南一座破庙里,一位疯癫多年的老尼忽然睁眼,口中喃喃:“好一点点……好一点点……”她颤抖着拾起炭条,在墙上写下:“我曾因恨杀人,今愿为死者诵经三年。”字未成,泪已先流。

西北边陲,一名逃亡十年的刺客夜宿荒店,梦见自己站在雪原上,手持利刃,对面却是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。他惊醒时,剑已在炉火中熔断。次日清晨,他将仅存银两交给驿站小吏:“替我寄封信回家,就说……爹对不起你们。”随后走入风沙,再未回头。

东海孤岛,一位渔妇每日以海藻编织灯笼,挂在礁石之上。有人问她为何坚持,她只说:“梦里有个孩子告诉我,灯不只为照路,也为让人知道??还有人在等。”

与此同时,莲林之中,新芽破土,一株从未见过的花悄然绽放。花瓣洁白如雪,花心却呈淡金,形似铃兰,却又多了一圈流转的光晕。阿石当年种下的梅树,此时枝头忽现七十三颗红果,每一颗都映出一张孩童笑脸。风过处,果实落地无声,化作七十三枚玉牌,整齐排列于井畔。

玉牌上刻着名字:李大牛、吴氏、小豆子、妞妞、阿禾……

但最末一块,却是空白。

“这是留给下一个守灯人的。”村中老塾师拄杖而来,轻抚玉牌,“阿石走了,可他的扫帚还在;谢前辈去了,可他的铃兰未凋。只要有人愿意写,这书便不会停。”

小男孩不懂这些话,只觉心中涨满一种说不出的情绪,像风吹湖面,一圈圈漾开。他再次提笔,在原稿之后续写道:

>“那个孩子没有名字,也没有力量。他不会飞,不能呼风唤雨,连拳头都打不疼人。但他每天都在做一件事:看见别人痛苦时,停下来问一句‘你还好吗?’

>有人说他傻,有人说他假,可慢慢地,有人开始学他。

>一个女人给流浪汉披上外衣,是因为‘我也曾冷过’;

>一个少年归还捡到的钱包,是因为‘那天有个孩子问我,丢了东西会不会哭’;

>一位官员拒绝贿赂,是因为‘我想让我女儿觉得,爸爸是好人’。

>善不是惊天动地,而是无数个‘再试一次’的瞬间。

>就像星星不知道自己能照亮夜空,只是固执地亮着。

>所以,那个孩子继续走着,不快,却不停。

>他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世界,

>但他知道??

>如果他不开始,就永远不会有光。”

文字落成刹那,井水再度沸腾,这一次,浮出的不再是竹简,而是一本无字之书。封面由莲叶压制而成,纹理清晰如脉络,中央嵌着一颗跳动的光核,似心,似灯。它缓缓漂至岸边,自动翻开第一页,正是小男孩方才所写的内容,墨迹温润,仿佛带着体温。

消息如风传遍天下。人们纷纷前来莲林,不是为了朝圣,而是为了带来自己的那一句话。有人带着病重亲人的遗言,有人捧着战死将士的日记,有人递上囚犯用指甲刻在布条上的忏悔。他们不说一句话,只是默默将纸投入井中,然后转身离去。

井水接纳一切,不分贵贱,不论功过。它只回应真诚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